![]()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15
文章: 8
|
臺灣的國語政策其實和日本的皇民化政策比較接近
(雖然彼此族群比較接近) 起源是為了消弭外來少數統治的危機意識 他們沒能力以少數人管理多數語言不同的人(儘管文字相同) 所以必須打壓在地語言要求所有人講統治者聽得懂的話 才能確立並長久維持統治地位 香港殖民政權及日本在臺殖民政權一開始不用 是因為他們有源自強大母國做靠山產生的自信與實力 當然在臺灣那是過去的歷史了 只是影響力一直持續至今 後遺症也還在發酵當中 就是年輕人會講母語的越來越少也越不標準 人數比例少的客家和原住民這種狀況尤為嚴重 此文章於 2015-09-27 10:03 AM 被 davidchen680 編輯.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ug 2012 您的住址: 城管局
文章: 273
|
引用:
![]() 引用:
![]() 引用:
![]() 引用:
![]() 有人拿了中山先生的錄音去廠子裡放,底下聽完一個個涕淚俱出停不住,俺還在努力搞懂第一段到底在講啥… ![]() 引用:
![]() ![]() ![]() -- 上面提到那個拿中山先生錄音去廠裡放的傢伙,後來被駐廠黨支書帶走了… ![]()
__________________
「好!你們要王,我告訴你,如果你們要王,你們要知道,你要加稅、你要被欺負,因為王要用厚厚重稅來欺壓你們,你們不要我做王,我讓你們。你們選的王,不是合我心意的 ,你們受盡痛苦!」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1
文章: 1,933
|
引用:
這樣說吧 學校裡面的歷史課只能看宏觀層面的(大學的除外), 看個大略的, 讓自己對整個歷史有個基本的認知, 例如治亂興衰、典章制度、經濟發展等等, 要了解更詳盡的內容, 當然還是要自己找書看, 這其中除了治亂興衰有可能作假外, 典章制度和經濟發展等都是騙不了人的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13 您的住址: California, USA
文章: 64
|
引用:
我覺得他是認真的在吸引選民而不是認真的要蓋牆. 成本和爭議的不確定性太高了也不實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