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1 您的住址: Kaohsiung
文章: 267
|
引用:
功德無量.. 做功德...?? 該人兄真的是.... 看到這個..就不禁搖頭!! 友達..奇美..這幾年來..造就多少上萬就業人口... (光奇美事業體系..就30多家) 這五年來..能夠維持北台灣南台灣幾百家.幾千家..供應商供應鏈 這樣的功德還不夠嗎? 你說說..你到底做了甚麼偉大功德?? 可以拿來比較! 若沒這兩隻老虎..台灣這幾年..真的會慘兮兮 面板廠的供應鏈..都是扎扎實實的內需.. 原物料.組件.扣件..面板需要上擺上千零件產品..都是台灣的內需 你以為台積電..聯電貢獻更大嗎? 除了晶圓...除了高價的進口機台 半導體..還需要台灣哪些供應鏈..有!! 但是相對少多了... 還做功德.. 真的是..飯可以多吃..話要思考後才講!! 你要是真的能勸~友達奇美業主做功德.. 就要先考慮去~剃度了.. 或..直接說明 "本人因急需做功德..故收購面板廠, 但該產品視角奇差、色偏又嚴重,請用戶勿購買",那就功德無量了. 再說..你有這樣的本事嗎? 此文章於 2007-12-27 11:11 PM 被 boylin 編輯.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3
文章: 64
|
引用:
For your reference http://www.digitimes.com.tw/n/artic...7P0R20K295YKKC7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322
|
媽呀~煙硝味越來越重. 涵蓋範圍越來越廣. 已經到了買不買面板廠的境界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TN跟非TN的尾巴一碰都會跳起來. 真難溝通 樓主發文只是提供訊息讓大家參考-你可以不選擇.但不能不知道 謎之聲:其實你是想火上加油吧.......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3
文章: 64
|
講老實話, 我也喜歡MVA/IPS勝於TN. 我生平第一台LCD monitor是15吋的MVA, 第二台是19吋MVA. 當初買第二台的時候, 其實並沒有迫切需求, 完全是因為一位朋友告訴我:「想員購的話, 這是我們公司最後一款19吋MVA了, 即將停產, 賣完以後就只剩TN而已。」所以才急著下手.
但我絕不會看不起買TN的朋友和消費者, 人家覺得夠用, 不肯多花幾張小朋友, 那是人家的選擇, 並沒有什麼對錯, 有家要養的人一堆, 不是每個人買東西都只看性能不看價格的, 視角好又不能當飯吃, notebook的視角更爛, 還不是一堆人盯著看, 怎麼不去罵notebook的消費者和廠商? 至於說生產與販賣TN的廠商是騙錢, 那就更超過了. 順便告訴你, 22"TN與26"TN確實是CMO拱起來的沒錯, 不過當年CMO還有在賣十幾吋的MVA時, 就是被AUO等其他廠商的同尺寸TN打得慘兮兮, 才會轉向力拱TN. 市場趨勢如此, 那是很現實的. CMO這家公司成立的目的, 是為了實現他自己獲利最大化, 不是專門給你們這些高階小眾市場的消費者爽的.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3
文章: 64
|
引用:
單純介紹MVA視角好, TN視角不好, 我沒有意見, 因為那是事實. 但批評賣TN的廠商是騙錢, 說買TN的消費者是不聰明, 那就很過分了.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388
|
TN哪邊不好 ? 便宜阿 !
況且你使用電腦 是躺著用 ? 趴著用 ? 站著用 ? MVA那些面板使用者不多 價格又高 不平易近人 上面說到: 正面看 TN 和 MVA 面板 看起來都差不多~ 我想這樣就夠了 你使用時 角度很愛偏向120度 ? 160度 ? 價格便宜才是王道阿! "時機醜醜" 夠用就好~ 此文章於 2007-12-28 12:18 AM 被 philip75515 編輯.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111
|
1.20吋以下的小面板 TN或非 TN製程差別並不明顯、視角及色偏影響其實也不大;但22吋、24吋....或更大以上的大尺寸面板,那差別就非常明顯!若消費者事先不知道有此不同,買了才發現視角超差、色偏嚴重,那可是會讓人超不爽的。
2.所以說,某種程度上大尺寸(22"以上)TN面板就是形同做來「騙錢」的,敝人認為準確度60%以上啦;想必這也是樓主發文的原意,並非一竿子打翻全部 TN面板製品的價值。 3.至於這位 MS123大大,看了之前不是有回應說,企業用戶較聰明不會錯買大尺寸 TN面板?這難免令人聯想是否暗指一般個人或家庭消費者較不聰明?較好「騙」?不然這類大、超大尺寸 TN產品究竟要賣誰啊? ![]() 引用:
引用:
引用:
此文章於 2007-12-28 12:49 AM 被 absurd 編輯.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l 2004
文章: 372
|
其實 MVA 也不全然就都好 , 也是有 MVA 面板做出來的色感比 TN 直視時糟糕(但角度一改就.....)
之所以會想要定出一個規範或認證 , 是希望對於視覺需求較高的人能有一個足以信賴的機制 規範比較高的對比/視角/全彩, 甚至參考均勻度測定法 , 規範一定距離內直視中間時四個角的色偏限度 只要有一個高品質的認證出來 , 就能讓想要買較佳品質螢幕的人有一個信賴 而某些 TN 面板如果有能力做到這種水準通過認證 , 當然更好 , 也不會整天爭論不休沒個標準 而且有了認證規範後 , 消費者的心態就不會和過去一樣 , 心裡沒個準 , 乾脆挑最便宜的就好 國人的視力每年都持續惡化 , 如果能在螢幕品質上做好一點 , 那真的也是功德一件 因為真的也是有人因為螢幕太爛 , 看久了導致有散光等不同程度的視力損害 有認證也能刺激廠商不只往低價這條路走 , 也可以給他們一個生產品質的方向 否則消費市場沒有頭絮 , 廠商也不知道如何做口碑 , 於是兩邊最終都只能向錢看 假設今天有個高品質規範認證在那 , 消費者挑選時條件多了一項 , 就會看有沒有通過認證 而廠商也才不會到最後被價格戰玩死 , 降到最後那真正死的還不是自己? 其實顯示器面板爭議會這麼大 , 主要還是因為它的 CostDown 動到太多產品基礎層面了 要取代 CRT , 但先天可視角就輸人 , 好不容易從 DSTN 進化到 TFT 改善品質又走回頭路 後來還把原本可以做全彩的變成做只有 262144 色再抖色的產品 , 連 TrueColor 都做不到 科技的進步應該是持續改善人類生活品質的 , 但顯然 LCD 並不是如此 有人覺得如果不是 TN 大家還在用 CRT .... 殊不知很多人也是因為買不到 CRT 而感到無奈嗎? 尺寸的無限上寬真的有必要嗎?搞到大尺寸點距小字型小 , 很多人寧可字大一點! 畢竟電腦顯示器是放在桌前看的 , 難道以後還要繼續大到 30 吋 40 吋嗎? 回頭看看其他產品這幾年是如何演進的 POWER : 不用說 , 80Plus 認證和主動式 PFC 是很明確的進步目標 , 不符合規定或無 PFC 但賣很便宜的產品也是有 , 但至少消費者要找一款有 PFC 的 POWER 市佔率高得多了 印表機 : sRGB 是個標準 , 每一家都致力於提升列印輸出品質 , 沒有人走回頭路都可以印相片了還搞出無法列印全彩顏色的大眾化印表機 顯示卡 : 如果今天顯示卡走回頭路就大眾化產品廣賣只能開 HighColor 的然後賣很低價 , 結果玩遊戲處理速度比 8800GTS 還快但只有 8600GT 的價錢 , 致命傷是到不了全彩 , 你覺得?? 硬碟 : NCQ , SATA-II , 若今天廠商為了把大容量的打進市場但主流降到 5400 轉存取速度又慢,結果因為太便宜市場都跟進做 5400 轉大容量硬碟 , 以至於 7200 轉以上都難以購得 , 那...... 或許有人說 MVA 和 IPS 還是有辦法買得到 , 但不得不否認它們的流通性已經很差了 現在很多店家一進去就全部都是 TN , 問非 TN 就直接搖頭了 , 再這樣下去消失在商場只是遲早的事 其實類似劣驅良的事件在不斷進步的電腦上也是有過的 , 就是內建音效這件事 導致音效卡廠商倒光 , 剩下的也是苟延殘喘 , 或是只攻專業市場(錄音卡) 但內建音效也不是死守 AC'97 而已 , 也是有 HD-Audio 產品 , 192K , 24bit, 7.1 ..... 再者音效的木耳原本就遠多於視覺的木眼 , 爛音質對耳朵的傷害也微不足道不像眼睛有直接問題 總而言之 , 就是希望能有一個高品質規範認證出來 讓好的 TN 產品(能符合規格的話)沒有爭議 , 讓劣的 MVA / IPS 產品利用面板類型使人盲目 而劣質 TN 就去跟 核X王/ 蛇X象 POWER賺一樣的市場就好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3
文章: 64
|
引用:
我沒有說企業用戶較聰明, 一般消費者較笨, 請勿任意延伸解釋. 在這個討論串只有原樓主會歧視低階大眾市場消費者, 而不是我. 原文原來是說, 企業用戶有壁掛高掛的需求, 我要反問的是, 你怎麼知道有高掛需求的人都不懂得視角, 所以會買到TN? 重點在有高掛需求, 不在企業或一般消費者. 再強調一次, 不是只有來逛PCDVD的人才懂得什麼叫做視角, 大部分的人也許不知道視角怎麼定義, 但每個人是有眼睛, 自己會去看的. 我認識很多親朋好友買液晶電視, 在詢問我之前, 每個人都會先去燦坤等賣場實際去比較過, 選好幾個目標機種, 然後才會請我給點意見. 我才不相信有人是坐在家裡看DM就可以決定他想買什麼電視, 尤其是擺在客廳的那一台電視. 26"的市場定位不在客廳, 而是家中第二台甚至第三台, 擺在臥室或餐廳的, 這不像擺在客廳那一台有門面的作用, 而且通常是單人或兩人使用, 對視角或其他性能要求並不苛求, 可以看就好, 便宜最重要. 除了下視角的灰階反轉, 其他角度有色偏還是可以看, 並不是function fail. 一般消費者買了電視大部分都是放矮櫃, 不容易看到下視角. 會在家裡壁掛電視的人, 大多有點閒錢, 對裝潢講究, 他們會去買便宜的26"然後高掛在客廳牆壁上, 我覺得機會實在是不大. 而且就算是壁掛, 有誰會故意高掛到看電視要仰著頭的? 22"是目前CMO的金雞母, 要是有60%的人買了22"之後覺得被騙, 不知道一個月幾十萬片是怎麼賣出去的. CMO因為不能滿足高階小眾市場需求可以被罵成這樣, 如果他不作TN, 其他消費者可不可以也罵說他不能滿足我們這些低階大眾市場的需求? 要求性能不管價格的人, 有EIZO可以滿足你們, CMO不想賺這一區塊的錢, 原樓主也不必為了自己的錢沒有被CMO賺到而義憤填膺吧.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3
文章: 64
|
引用:
這邊修正一下 根據Display Search的資料, 今年第三季全球22" MNT出貨超過四百萬片, 預計第四季會超過五百四十萬片, 目前仍然在成長. CMO佔多少比例我不清楚,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它的22"市佔率是全球第一名, 也許單月出貨量已經破百萬. 22" MVA/IPS應該是很少見, 這五百萬片大多是TN, 如果有60%的人覺得被騙, 而這個市場居然還越騙越大, 那可真是了不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