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250
|
<測試報告> 雷管 43.51 VS 44.67 VS 45.23 VS ForceWare 52.16
前言:
何版的display drivers對 G4 Ti4200才是比較好的選擇呢? 從ForceWare 52.16上架後便困擾著在下,剛好最近版上有人在找 43.51,自己又稍微翻一下過去的討論!所以抓出這四個版本來測試! 但,原則上還是先挑選通過 M$ 的 WHQL認証後的版本,穩定性和兼容性會比較有保障! 不囉嗦,進入主題吧! 測試環境: XP SP1 DirectX9.0b 3Dmark2001 SE (330) CPU:Barton 2500+ (200*11) Ram:256MB*1 (2.5-3-3-11) VGA:Ti4200 (275/550 及 300/650) Detonator 43.51 未超頻 G4 Ti4200 275/550 ![]() 還沒超 VGA 就已經上了一萬三了 (嘿嘿) ========================================== Detonator 43.51 超頻 G4 Ti4200 300/650 ![]() =========================================== Detonator 44.67 未超頻 G4 Ti4200 275/550 ![]() ========================================= Detonator 44.67 超頻 G4 Ti4200 300/650 ![]() =========================================== 另外,Detonator 45.23 及ForceWare 52.16之前就直接看這篇吧 http://www.pcdvd.com.tw/showthread....threadid=261238 在下直接拉數據來作整理即可! 分析: 在未超頻的情況下,3Dmark01SE的效能為:43.51 > 44.67 > 45.23 > 52.16 超頻情況下:43.51 近乎等於 44.67 > 45.23 >52.16 在色澤方面,以45.23為基準,個人認為:43.51 較偏紅褐色、44.67偏綠色、52.16偏黑色 在影片畫質方面,個人認為是 :44.67 > 43.51 >52.16 >45.23 在2D文字上的表現:44.67 > 43.51 > 45.23 遠大於 52.16 (52.16簡直是糊成一團) 總結: 44.67 與 43.51兩者倒是蠻相對的,44.67比較綜合性! 而43.51則偏效能性;52.16 及45.23 就...... ※以上測試,僅供網友們參考囉 ![]() PS:呼嚕嚕,搞這篇測試真累人 Q_Q,一開始忘記將 CPU 從200*9 OC至 200*11,就傻傻的直接測試,白浪費整整一小時半的時間 ~"~
__________________
生命是一個過程,可悲的是它不能重來,可喜的是,它也不需要重來。未來是充滿希望的,就算只剩一天的壽命,也要好好活。 =電影 童夢奇緣= 此文章於 2003-10-26 04:47 AM 被 et031672 編輯.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數碼天堂
文章: 1,460
|
![]() 很勤勞的測試,給你拍拍手;其實從44.03後Nvidia就已經漸漸不重視G4系列了,所以
現在的52.16更是明顯,不過52.16在GFX下進步的幅度還真是大 ![]() |
||
![]() |
![]() |
訪客
文章: n/a
|
回覆: <測試報告> 雷管 43.51 VS 44.67 VS 45.23 VS ForceWare 52.16
引用:
我的也是Ti4200... 但2D文字最清楚的卻是5x.xx版, 也許螢幕不同吧。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02 您的住址: COME FROM 嘉義
文章: 318
|
我的ti4200!
43.51>43.45>44.67>45.23!!!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n 2000 您的住址: 夢想國
文章: 668
|
回覆: <測試報告> 雷管 43.51 VS 44.67 VS 45.23 VS ForceWare 52.16
引用:
不錯的測試 辛苦了~ 不過 GF4 4200 的卡 個人的 ELSA 525 128M VIVO上 (用料為包裝圖上的 算還沒掉料的) ![]() 在 43.51 & 52.16 上 表現幾乎差不多~ 2D上至少沒感覺 也沒 糊成一團 ![]() 3D我就不知道拉 應該會是 43.51 最優化吧~ 不過誰叫 52.16 的控制面板裡面的工具吸引我呢 ![]() 此文章於 2003-10-26 10:36 AM 被 mi2 編輯.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ug 2003
文章: 173
|
剛剛測試了一下3dmark2001的數據如下
win2000 Batron 2500+ (166*11) 未超頻 青雲GF4 Ti4200 128MB 未超頻 512mb ddr333 ram 43.51 11615分 44.67 11454分 45.23 11098分 52.16 10617分 用這四種來看影片覺得畫質都差不多,不過玩遊戲時52.16很明顯糊掉 看來nvidia放棄對Ti系列的優化了 用Ti系列的人,還是用43.xx、44.xx的driver吧 用FX的話再裝52.16比較好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3
文章: 622
|
這份資料太寶貴嚕^^
另外想問作者大大 尼的directx9.0為蝦米可以 測試3dmark2001se 我的3dmark2001se只能在directx8.1 才能測試 是不是需要更新什麼ㄋ? 不好意思 我很久沒在這爬文ㄌ 最近才回來看 很多資訊偶都不曉得...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ug 2003
文章: 173
|
我的就是directx 9.0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Nov 1999 您的住址: Arlington, Texas
文章: 6,045
|
引用:
應該是已經達到了硬體的極限了,剩下的改善幅度已經很小, 要不然你是很希望nv的相關團隊要把ti系列最佳化到可以讓ti系列支援dx9嗎?? ![]() ![]() 對nv來說,與其努力於ti系列的驅動程式最佳化,還不如全力投入FX系列的最佳化設計, 畢竟ti系列這個上一代的產品已經停產了,各家nv的協力廠商都是全力生產FX系列, 就算FX5200/5600給人說得有多廢,都是目前各廠商主打的產品;TI4200的c/p值有多好有多好, 已經停產、外加庫存賣光了,再好也沒用,就像nv也不對geforce第一、二代再作最佳化是一樣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
My PC: AMD Athlon64 3500+ S939 2200mhz Corsair DDR500 512MB*2 Abit AV8 K8T800 Pro Hitachi HDS72251 6VLAT80 SCSI Disk Device 160GB/8MB Buffer Pioneer DVD-RW DVR-110D LITE-ON LTR-52327S USB2.0 CD-RW PNY Verto GeForce 6800 GT 256MB Linksys Wireless-G PCI Adapter Creative Sound Blaster Audigy 2 ZS ViewSonic A71f+ ViewSonic VX2025WM Creative Inspire P5800 ASUS A2428PDV Microsoft XBOX 360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ug 2003
文章: 242
|
大大辛苦了~~
麗奈好美~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