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565
|
2025-03-20 台電董事長喊冤…沒機會選擇核電
曾文生表示,以核電發電成本加上管銷成本,與當年度平均售電價格價差,再乘上當年度核電除役發電量計算, 2022年因核電除役影響50億收入、2023年影響143億元,隨著除役核電廠愈來愈多,2024年影響了273億元。 他指出,核電減少發電度數,對電價有影響,其中又以核二廠影響最大,一年少發150億度電。 此外,核三廠兩部機組陸續除役後,又會再少發151億度電。 曾文生表示,上述數字占台電累虧占比仍很低,簡言之,核電除役對電價影響並不如外界想像那麼大。 此外台電曾推算,以核三廠兩部機組年發151億度電,在除役後,改用火力發電機組供電, 估計會使每度電價上漲0.11至0.12元。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565
|
2025-03-24 谷立言再提「台灣能源解方」 喊話美國能提供核能、電網技術
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日前關切台灣供電,提議美國可以作為台灣可靠的能源來源, 包括核能,引起朝野各界關注,行政院長卓榮泰則回應, 「台灣正朝穩定、充裕供電的路走,如果有新技術,當然願意跟世界合作」。 而AIT今(24日)透露谷立言20日致詞時,再度談到台灣能源議題,強調「美國能提供台灣最迫切所需的資源, 更為台灣提供全方位的能源解決方案,從地熱、到核能、再到先進的電網技術」。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565
|
2025-04-08 鈾礦產量雖低但增長快!美國產量創六年新高:核能復興產業鏈全面啟動!
根據美國能源資訊署(EIA)發布的報告,2024年第四季美國生產的鈾精礦(即「黃餅」 uranium concentrate) 達到六年來單季最高水準,甚至高於2021至2023年三年的單年總產量。 根據世界核能協會資料,全球每年對鈾的需求超過六萬公噸,而美國一整年的產量甚至不到其中的0.5%。 也就是說,目前產量雖然「不多」,但整體呈現出「增長明顯、政策支持強」的趨勢。 2024年底,聯邦政府與六家企業簽訂合約,支持鈾礦開採、轉換、濃縮到燃料製備的各個環節。 這些措施不僅提供產業資金與政策保障,也試圖打造一條自主可控的供應鏈,降低對外部市場與政治風險的依賴。 同時,在產業面,企業也陸續啟動新反應爐的開發與舊廠重啟計畫。 其中一項受到關注的案例,是對三哩島核電廠的重啟評估。 此外,美國政府也投入資源支持高濃縮低濃鈾(HALEU)技術的生產, 這是小型模組核反應爐(SMRs)所需的核心燃料,也代表著核能技術升級與市場擴張的起點。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565
|
2025-05-07 谷立言:美可助台引進新核能技術
行政院長卓榮泰6日指出,談判團隊備妥的方案是全面性的,願意公開討論新技術,且台美可共同研發。 對此,卓榮泰於立法院答詢時說明,政府一直對外宣布三項原則:核能的安全沒有顧慮、核廢料有適當的去處、社會上有共識, 「我是沒有辦法很確定,(美國)要如何幫我們處理核廢料」,因為現在已經有很多核廢料沒辦法處理。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565
|
2025-05-16 核三廠2號機明晚12時停機 台灣進入無核化時代
核三廠將於明日除役,台灣將進入「無核化」時代。 廠方表示,核三廠2號機運轉執照將於明日屆期,依法規要求必須於運轉執照屆期日當天晚上12時前完成停機工作, 之後會在5月30日前,將反應爐內核燃料全部移出至用過燃料池內。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565
|
2025-05-16 韓國悄悄成為核電反應爐輸出大國,未來「市占」逼近五成
據 Bloomberg 分析統計,目前全球準備興建和正在籌劃中的 400 座核子反應爐之中, 有 43% 都有韓國參與其中,雖然這尚未成定案,卻已經能看出韓國在這個產業的重要性。 中國雖然依然會是全球最大的核電國家,但主要限於他們國內市場。 和美國、法國相比,韓國核電產業採取了跟中俄相似的產業路徑,國有企業和政府融資扮演了重要角色, 並且高度整合上下游產業鏈,面對客戶時就像是一家公司在談生意,而不是各自為政,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另一項重要優勢在於韓國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持續不斷的投入核電建設。 從 1971 年建設第一座核電廠以來,韓國境內已經有 26 座反應爐,並且還在持續建設中,最遠已經規畫到 2038 年。 相較於美、日、俄都經歷過核子災難,韓國躲過了這些危機,並訓練出一批精良的核電建設團隊,使他們能夠更精準的管控成本。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