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441
|
Nero CD-DVD Speed 等測試軟體有錯﹗
要做任何測量,使用的工具必須是可信的,否則會被誤導。工具包含硬體和搭配的軟體,這兒只談程式本身的錯處,其他方面請看:
http://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655066 創 Nero CD-DVD Speed 的 Erik Deppe 自己承認 4.70 版中的 Advanced Disc Quality Test 所報的 jitter 是錯的。另外,用 BenQ 機器做光碟品質測試得到的 C2 errors 其實只是 E32 (uncorrectable C2 errors),不包括 correctable C2 errors,嚴格說也是錯的,至少已誤導了很多人,宜用 Advanced Disc Quality Test 重測,還好我一向只相信 Plextor Premium 的數據。原文在: http://club.cdfreaks.com/showpost.p...&postcount=1484 先這樣,以後再報告其餘的,歡迎您也提供所觀察到的問題。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3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5,082
|
引用:
那開始在想那邊要怎麼測 ![]() 不過這裡至少了解了 ![]() http://forum.pcdvd.com.tw/showpost....64&postcount=49 感謝, 就 先這樣
__________________
我,很少喝黑咖啡,但是冰滴咖啡是例外, 我喜歡這種酸與苦的感覺,因為它的發酵,會讓我想到我們過去的回憶,雖然痛苦卻又令人懷念 有感而發地純路過... 看到這個,我發現我的眼睛又開始在流汗了 ![]() [MAD][至少像那雪一樣][せめて、あの雪のように][Makoto]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2
文章: 8,545
|
引用:
Okay...兩點回應....補充您所忽略沒提的∼ 1. 我想對照組是非advanced test,所以相對地4.7.0.0版與之前版本所測的jitter是對的。 原文「Jitter: unfortunately an incorrect formula was used to calculate jitter so please ignore this value for now (the jitter from the standard Disc Quality test is correct).」 2. 不只是Benq,大部分機器都只有BLER (C1) and E32 (C2) errors (原文:「Most drives report BLER (C1) and E32 (C2) errors.」),此外Plextor是分別回報C1 = E11 + E21 + E31,C2 = E22,CU = E32,所以Plextor也沒把C2將E22+E32都納入,所以不知道錯誤之說從何而來? 而且DrageMester大大也說了,像Plextor這樣分是uncommon的。如果說C2應該將兩個都納入,那Plextor也是處在錯誤的分類裡面。不過話說回來,當然提供多一點資訊越好,所以才有Advanced test被加入。 http://club.cdfreaks.com/showpost.p...&postcount=1465 而Lite-on DVD ReWriter又是不一樣的情況,它的C1報的不是BLER。 原文: C2 error reporting Most drives report BLER (C1) and E32 (C2) errors. It's true that it would be more interesting to show E22 errors as well but not many drives can report this. If E22 would be combined with E32 then it would be difficult to know if a disc is really bad. 這裡清楚解釋了為什麼在大多數機子中,C2不是以E22+E32被回報。 最後,這是ErikDeppe對Benq機子當作CD scanner持肯定的看法: http://club.cdfreaks.com/showpost.p...&postcount=1425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3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5,082
|
不過說真的....LITEON在4.6.0.0.下測試的圖型表現比較接近BENQ;到4.7.0.0.就怪怪的
![]() 4.6.0.0. ![]() ![]() 在4.7.0.0以下: BENQ 16X TEST ![]() BENQ 4X TEST ![]() 但是LITEON的圖就變得很詭異 ![]() LITEON 16X TEST ![]() LITEON 4X TEST ![]() 原出處在: http://forum.pcdvd.com.tw/showpost....64&postcount=49 討論串: http://forum.pcdvd.com.tw/showthread.php?t=658148 SO,starless你的看法是 ![]() 就 先這樣 ![]()
__________________
我,很少喝黑咖啡,但是冰滴咖啡是例外, 我喜歡這種酸與苦的感覺,因為它的發酵,會讓我想到我們過去的回憶,雖然痛苦卻又令人懷念 有感而發地純路過... 看到這個,我發現我的眼睛又開始在流汗了 ![]() [MAD][至少像那雪一樣][せめて、あの雪のように][Makoto]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441
|
引用:
引用:
就 CD 的 jitter 來說,Erik 的話自相矛盾,因為用 Advanced Disc Quality Test 和光碟品質測試是一樣的﹔仍不知是都對,還是都錯。 引用:
我認為把 E22 和 E32 合在一起報還是比只報 E32 好,因為我要的是 E22+E32=0 的片子,連 E12 也是 0 更好。 Erik 的話只是對以前缺失的推卸之辭;但他發現錯誤後,增加 Advanced Disc Quality Test,比照專業機器的格式,是很大的改進,有錯就改的態度值得你學習。 引用: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441
|
引用:
看來 CD-DVD Speed 4.7.0.0 有待改進的方又多了一個 您的數據都可重複嗎﹖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2
文章: 8,545
|
引用:
照您的說法,這樣子Kprobe跟DVDInfo Pro也是錯的.... 而且DrageMester大大也說的算很清楚了..... ![]()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2
文章: 8,545
|
引用:
首先..... 目前的討論觀念都定調在不同機種間不能相比,嚴格一點,同一台的不同韌體也不能相比。 其次..... 路大,你一次更動了兩種變數喔!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3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5,082
|
。。。。。。。。。。。。本來要講的,但是時間不夠。。。。
等會招完後再做回應 ![]() 就 先這樣 ![]()
__________________
我,很少喝黑咖啡,但是冰滴咖啡是例外, 我喜歡這種酸與苦的感覺,因為它的發酵,會讓我想到我們過去的回憶,雖然痛苦卻又令人懷念 有感而發地純路過... 看到這個,我發現我的眼睛又開始在流汗了 ![]() [MAD][至少像那雪一樣][せめて、あの雪のように][Makoto]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441
|
Erik 說大多數機器的光碟品質測試數據中的 C1 errors 含 E11+E21+E31,而 C2 errors 光是 E32。但他認為 Lite-On DVD 燒錄機回報的 C1 errors 只有 E31 而已,Lite-On DVD-ROM 似乎也一樣,難怪得到的 C1/C2 errors 甚至會低到都是0,但這應歸咎於機器。BenQ 機器的情形已談過,其他的還沒資料,仍不確定。
根據 DVD 規格書,PIE 包含 PIF,但用 BenQ 機器做光碟品質測試得到的 PIE 不包含 PIF,而 Advanced Disc Quality Test 的 PIE 則已回歸規格書。這原本不是 Nero CD-DVD Speed 的錯,而是 BenQ 公司沒遵守規範;要是 PIF 不高,影響也不大。至於 BenQ 機器和某些 Lite-On DVD 燒錄機會少報 PI/PO errors 的偽陰性情形,我也傾向於以該二公司背離規範為原因,雖然並不能排除是軟體的問題。 一年多前我就發覺 Nero CD-DVD Speed 的 PIE/PIF 平均值的算法不對,曾向 Erik 反映過,那時他不在意,不料卻在 4.7.0.0 版用新增 Advanced Disc Quality Test 的方式改正了,但光碟品質測試中的錯誤仍在。至於 C1/C2 error 平均值方面,當平均掃描週期 (應譯為間距) 不是 1 sec 時,仍然會錯。數學程度好的人可自己驗算,所需的參數都在 statistics 中。 用 Lite-On 機器檢測光碟時,KProbe 會顯示 (read) error 數,而 Nero CD-DVD Speed 卻忽視它,是一大缺失。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