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儲存媒體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巫佚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1,925
【開箱簡測】TB級大容量系列 (14) AGI 亞奇雷 Rapidity Pro M.2 2280 NVMe 2TB SSD 效能簡測 (圖多,不喜勿入)

這家產品之前已用過多次,不管是512GB、1TB版本都採用SMI SM2263XT
主控為主,它們家產品強調NAND多屬Intel製,在TLC SSD市場裡也創造
另一個話題。

過年前偶然在購物網站看到它家推出DRAM Cache產品,看了一下規格,
有點像是SMI SM2262EN主控系列,基於白老鼠精神,就去買了顆來玩
玩,才多了這篇,本來是不太想再測試的。




以下利用手機簡單拍照,若有傷眼處,敬請見諒。


外紙盒延續AGI NVMe SSD產品風格,右下角標示為2TB容量,這應該是該公司
NVMe系列推出最高容量產品。



外紙盒背面簡單敘述的產品規格,型號為AGI2T0GIMAI218。很可惜,外紙盒仍
無廠商聯絡電話。目前似乎只能上網登錄保固及網路查詢相關資料。



根據官網資料,這顆SSD維持三年保固、MTFB為160萬小時,比較意外的是其一
般常見的TBW僅400TBW,這參數值似乎比採用同款主控的它牌產品來得少。



開箱後還是採透明膠盒包裝,附上一張簡單說明書。



SSD正面主控顯示為SM2262EN,咦?它的DRAM Cache設計與人不同。竟然是採
用單面併排,而不是其它產品常見雙面各擺一顆的設計。DRAM Cache使用美光
DDR3L-1600,單顆容量8Gb。





移除標籤貼紙,哇,以往習慣看到的Intel NAND標示不太清楚,幾乎都被磨掉。
正反兩面都配有兩顆NAND,剛好湊成2TB容量。





查了一下網路資料及詢問原廠,這顆NAND似乎是Intel 96-layer TLC
NAND。網路上有描述96-Layer的優劣,順便擺上來瞧瞧,資料來自於創
見網站提供整理。



開箱結束,上機去。


測試環境簡述:

M/B: ASUS Prime X299-Deluxe II BIOS 0802
CPU: i9-7900X oc 4.5G
RAM: GSkill DDR4-3000 8G*4
OS SSD: Samsung 970 Pro 1TB
測試碟: AGI 亞奇雷 AGI2T0GIMAI218 2TB
OS: Windows 10 Enterprise 1909 64-bit
Driver: Windows 10 Default Standard NVMe Driver


透過CrystalDiskinfo確認規格為NVMe Express 1.3,剛上機攝氏29度。



預設仍是打開寫入快取排清功能,網路上有人建議後期版本的Windows 10
可以不用關掉它,這方面可能見仁見智吧。



密閉機殼內,不在SSD上加散熱裝置的最高溫度攝氏48度。



AIDA64 Read Test Suite,設定檔案容量為1MB及8MB測試。
隨機讀取速率約2278~2382MB/s。



AIDA64 線性讀寫測試,設定檔案容量為8MB。

線性讀取曲線略有小抖動,整體算穩定,平均讀取速率2409MB/s,線性寫入曲
線不太穩定,呈現三個區間內波動,最小掉到179MB/s,平均寫入速率1078MB/s。





AIDA64 隨機讀寫測試,設定檔案容量為8MB。

隨機讀取曲線算平順,平均讀取速率2394MB/s;寫入曲線在容量值47%前
還算平穩,但是之後看來因為SLC Cache用完出現大波動,最低還掉到約
70MB/s,平均寫入速率1326MB/s。





AJA 設定影片格式為2048*1556 2K-1080解析度,編碼為16bit RGB,從
256MB~64GB全測一輪。抓取幾項結果,讀取速率2593~2780MB/s、寫入速
率2531~2730MB/s。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分別設為Compress 0Fill或Compress 100%
(Incompressible模式),以下測試皆勾選Write-Thru選項去測試,從1GB
~32GB全測一輪,抓取幾項結果。

Compress 0Fill 模式






Compress 100% 模式







AS SSD分別設定檔案大小為1GB及10GB,並測試Copy 及Compress Benchmark。

1GB的循序讀寫速率約2745及2466 MB/s,4K QD1讀取14483 iops,4K QD1寫入32858 iops。




10GB的循序讀寫速率約2756及2531 MB/s,4K QD1讀取14614 iops,4K QD1寫入32735 iops。





Copy Benchmark 測試項目

1GB的ISO讀取速率1981MB/s、程式載入速率871MB/s。


10GB的ISO讀取速率2410MB/s、程式載入速率833MB/s。



Compress Benchmark 測試項目

1GB的讀寫曲線。


10GB的讀寫曲線。



ATTO Diskbenchmark設定檔案長度為64K、64MB、256MB、512MB、1GB、
2GB、4GB及32GB,測試模式設定為Overlapped I/O及Random模式進行
測試。

Overlapped I/O,佇列深度4 (QD4)模式,讀取速率最快3.04GB/s、寫
入速率最快2.77GB/s,2GB以上容量的測試會出現讀寫掉速;IOPS則是
檔案長度愈大,下滑的也明顯,最佳表現為4K時。




Random模式,讀取速率最快2.34GB/s、寫入速率最快2.66GB/s,寫入只
有在32GB檔案長度時出現微幅掉速。



CrystalDisk v7.0.0採Default及0Fill,測試64MiB、512MiB、1GiB、
2Gib、4GiB、8GiB、16GiB及32GiB。

0Fill模式
Seq Q8T1循序讀取速率落在3030~3310MB/s、寫入速率2967~2982MB/s。
4K Q1T1讀取速率約61MB/s、寫入速率約142MB/s。


Default (Random)模式
Seq Q8T1循序讀取速率落在3050~3253MB/s、寫入速率2947~2967MB/s。
4K Q1T1讀取速率61~62MB/s、寫入速率141~144MB/s。



NetworkDLS - DiskMark採預設封包值64K,檔案容量為2.5G測試結果。
平均讀取速率1.07FB/s、寫入速率1.15GB/s。



HDTune v5.75設定檔案容量為8MB,各測試選項結果值如下圖。

循序讀寫測試項目
讀取曲線呈兩段式,平均讀取速率2066MB/s,寫入曲線在1.23G左右出現大
怒神,平均寫入速率1868MB/s。




隨機讀寫測試項目




額外讀寫測試項目





File Benchmark選項以Block Size 512MB檔案長度為基準,設定50MB、
500MB、2000MB及4000MB,並分別測試資料型態為Zero及Mixed。

Mixed型態


Zero型態



將檔案設為260GB,寫入速率分別在120GB及200GB有大幅的波動,但這樣
還是抓不太準它的SLC Cache約多少。



HD-Tach RW 讀寫效能測試,分別針對8mb(Quick Zone)及32mb(Long Zone)測試。

8mb(Quick Zone):平均讀取速率1411MB/s、平均寫入速率1164MB/s。


32mb(Long Zone):平均讀取速率1404MB/s、平均寫入速率1298MB/s。



InHouse DiskBenchMark測試,循序讀取速率2851MB/s、寫入速率2658MB/s。



Parkdale v3.01設定Block Size 1MB,把檔案大小從250MB~10000MB全測過一輪。











PCMark 7測試:得分6028、原始得分數為10868。



PCMark 8測試:分數5090,頻寬為651MB/s。



TxBench設定檔案長度64MB、512MB、4GB及32GB,分別測試隨機及0Fill
資料方式的結果。

0Fill寫入模式:循序讀取速率2458~3250MB/s、寫入速率2966~3031MB/s。






隨機寫入模式:循序讀取速率2448~3249MB/s、寫入速率2966~3029MB/s。







由於官方規格書表示保固條件僅400TBW,感覺有點少。為了解是否依此
保固條款下,在CrystalDiskInfo會如時反映,特別測試了一下。

當寫入量約16TB時,可以發現到CrystalDiskInfo的05值未跳動至1;進
一步當寫入量達到18TB時,05值才會跳進位到1。經已原廠詢問過,表示
保固條款仍以400TB或三年為限。





測試至此,作個簡單的測試結論:

優點
1. 深度佇列環境下的讀寫速率,應該是目前市售同款主控的前二名內。
2. 一般QD1的讀取速率穩定。
3. 運作溫度挺低的,特別是在高負載環境最容易產生廢熱時的溫度值讓人驚豔。


缺點
1. 僅只有三年保,寫入保固量僅400TBW。
2. 在常見測試軟體中的循序讀寫速率通常都不及於同級主控產品。
3. 購買點不太多,多於電商平台現跡多,保固註冊聯絡等多未顯示聯絡電話。


以上不專業之簡單測試到此結束,下台一鞠躬,一切的批評希望廠商能見諒,
本文不作筆戰用,若有指教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舊 2020-02-08, 11:07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巫佚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20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