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系統組件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playgamefun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594
Post AMD新一代X86架構Zen內核首曝:256 bit FPU

來源:
http://news.mydrivers.com/1/421/421427.htm
在輝煌的K8、平淡的K10架構之後,AMD的「推土機」(Bulldozer)模塊化多核CMT架構承載了他們的新希望,但2011年發佈以來,AMD的CMT架構折戟沉沙,期間AMD雖然升級了打樁機(Piledriver)、壓路機(Steamroller)及挖掘機(Excavator)等四代模塊架構,但FX系列處理器已經一蹶不振。如今重壓之下的AMD依然把高性能服務器市場作為重點,他們的籌碼這次壓在了全新的X86架構Zen上,從日前曝光的Zen架構核心圖上我們可以確認AMD這次真的是徹底放棄模塊多核設計了,回歸傳統。

如今AMD攜Zen歸來,它不再使用模塊化設計了,回歸了傳統的整數單元+浮點單元的設計,當然每個單元的功能現在已經今非昔比了,比如「挖掘機」架構中浮點單元是128bit的,Zen架構中則是256bit的,將支持Intel的AVX 2.0指令。
不僅如此,AMD的FP單元具備很高的彈性,之前推土機架構中2個128bit浮點單元可以合併執行256bit指令,Zen架構的2個256bit單元理論上可以執行512bit指令,達到Intel Skylake處理器的水平。
下個月初AMD有可能在分析師會議上公佈更多Zen架構的詳情,大家拭目以待吧。
Zen架構預計今年底問世,但產品上市可能要等到明年了,此前已經曝光的Zen架構16核APU、Zen架構32核服務器芯片看上去也各種強大,希望Zen架構不要再跟推土機這麼杯具了。
實際上我們這次對Zen可以保持謹慎樂觀,首先參與Zen架構研發的設計師Jim Keller是個技術大牛,早前負責過AMD的K7及64位K8處理器的研發,之後投奔蘋果,參與了蘋果A4/A5處理器的開發。再次,推土機失利很大一個原因也是GF工藝不行,當時還在使用32nm SOI工藝,但Zen架構將會使用GF的14nm FinFET工藝,後者使用了三星的14nm授權,成熟度比GF自己搞的好多了。2016年Intel的主流工藝也是14nm 3D晶體管工藝,雖然各自的設計不同,但AMD終於能跟Intel使用同代水平的半導體工藝了。
     
      
舊 2015-04-28, 06:49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laygamefun離線中  
rekio
Senior Member
 
rekio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10
文章: 1,098
希望AMD不是用ppt致勝...實際產品趕快推出吧
 
舊 2015-04-28, 09:59 P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ekio離線中  
lzarconlony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13
文章: 390
良心的說..PPT並沒有致勝 PPT不是花俏就好
要搭人搭產品有主軸 Intel的PPT比較強

等2017吧 希望不要再跳票
舊 2015-04-28, 10:50 PM #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zarconlony離線中  
everspiral
Elite Member
 
everspiral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4
您的住址: 北平西路3號
文章: 4,614
疑!? 原生6核心??

6C12T
舊 2015-04-28, 10:53 P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verspiral離線中  
nanri
*停權中*
 
nanri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427
如果1個核心有6個整數運算管線和3個浮點運算管線,
是挺適合跑SMT的,
要是快取、解碼、issue線路有做好的話,
應該能追上intel;
不過,最怕還是製程部分扯後腿,
要是漏電量太大的話,或者是時脈拉不高,那就..............另當別論了
舊 2015-04-29, 12:16 A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anri離線中  
蔡辛錓
*停權中*
 
蔡辛錓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15
您的住址: 溫室
文章: 147
一切等市售品出來才能見真章

對面的霸主有全球最強晶圓廠
GF只會扯後腿
不只扯別人的
還扯自己的
沒開打就先輸一半
舊 2015-04-29, 12:20 AM #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蔡辛錓離線中  
bureia
Golden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2,904
覺得ZEN Core同時脈效能追上Sandy Bridge就很厲害了

但就算Skylake同時脈效能只比Haswell高5%,也已經比Sandy Bridge高約15%
(Sandy Bridge --5%--> Ivy Bridge --5%--> Haswell = 同時脈增長約10%)

在ZEN Core出來前,Intel很可能再換1代,就算同時脈也增加5%效能好了,
也比Sandy Bridge同時脈高20%
舊 2015-04-29, 12:34 AM #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ureia離線中  
bureia
Golden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2,904
而且我認為很多人對Jim Keller回歸AMD抱太大的希望
雖然他之前設計了K7,K8 CPU

但當年Intel的Netburst是自己搬石頭砸自己腳,
後來從P6架構改造的Pentium M同時脈效能已經不輸K8,
之後的Core 2同時脈效能就贏過了K8,
而且還是用傳統的FSB架構跟北橋記憶體控制器
舊 2015-04-29, 01:01 AM #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ureia離線中  
哆啦B夢
Advance Member
 
哆啦B夢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10
您的住址: 靜香家
文章: 327
AMD:我有神一般的技術

GF:但你有豬一樣的隊友

舊 2015-04-29, 09:01 AM #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哆啦B夢離線中  
Abcb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4
您的住址: Kimagure Orange Road
文章: 401
個人認為AMD的主軸還是多核綜合性能來作為行銷主軸, 單核性能我想不用抱持太多期望Orz

基本上這個賭注在未來是有一點曙光的, 當然單核性能強的可以跑多緒應用不見得吃虧, 但是單核性能弱遇上只跑單緒的環境就只能吃鱉了...

就看未來市場上多緒應用程式的普及程度如何來決定AMD的命運了吧o.O 其實我總是覺得AMD的弱勢在於價格... 你看那廣大的低階市場, intel的便宜Celeron可是大殺四方啊XD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15-04-29, 09:04 AM #1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bcb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59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