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1,931
|
若有PCI-e x1高速傳輸需求,請不要裝在ASUS R4E的PCI-e x1 槽,否則將是這樣.....
最近在測些玩具,抓資料過程中,又發現到了R4E的問題,在原廠沒修正前,先提出
來給大家注意 ![]() ![]() 在ASUS R4E規格中,只提供1根PCI-e 2.0 x1擴充槽,理論上限值是5Gb/s,您沒看 錯,可是將SATA 6Gb/s擴充卡裝上去,又裝了較新的SATA 6Gb/s HD,才發現問題 不是這樣.... 測試周邊: M/B: ASUS Rampage IV Extreme BIOS 1404 CPU: i7-3930K RAM: Team DDR3-2400 LV CL9 4GB*4 SATA 6Gb/s Card: Teratend TA05 HD: Toshiba DT01ACA200 2TB SATA 6Gb/s 7200rpm OS: Windows 7 Ultimate x64 Software: HDTune v5.0 以下實況轉播,當我們將TA05裝在那稀有的PCI-e 2.0 x1很簡單的執行HDTune 的線性讀寫測試 ![]() ![]() 咦 ![]() ![]() 不管試幾次,最高值都只有160幾MB/s ![]() 那把TA05換接到其它PCI-e 擴充槽,再跑幾次HDtune測試圖 ![]() ![]() Bingo,真的如預期般,PCI-e 2.0 x1的擴充槽竟然有限制頻寬上限的問題, HDTune 外圈寫入回到該碟正常該有的190幾MB/s,平均寫入速率也小小的改 善 ![]() ![]() 測試過程簡單心得分享至此,分享給板友,請注意在原廠未修正前,高速擴充裝置如 USB 3.0擴充卡或是SATA 6Gb/s 卡,若是採PCI-e 2.0 x1型式,暫時建議把卡裝在 其它槽中,執行效能才可能不會被拖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12
文章: 33
|
來個雙SSD並連RAID0測極限如何?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1,931
|
過陣子會貼出很多相關的評測文章,最近較忙等有時間整理完再出.
![]() 引用: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un 2002 您的住址: 嘎嘎巫拉拉
文章: 3,164
|
這因該不算是什麼問題...
因為 R4E 本身 PCI-e 配置...那一條 PCI-e x1 本來就不是屬於CPU內的PCI-e控制器原生的, 那條 PCI-e x1 是由X79晶片組上 PCI-e x8 拉出來的一條.... 本身R4E - X79晶片組 PCI-e x8 就連接了7個PCI-e裝置...(ASM1042*4 , ASM1061*2) 非原生效率本身就比較低... PCI-e 5Gbit/s 理論值,這不是傳輸頻寬...只是傳輸速率 2.0 編碼方式為 8/10 (每10個bit只有8個實際有效資料) 即為 4Gb/s 這才是傳輸頻寬. .....沒有一家主機板可以跑到極限吧~ 還得算進 X79 本身晶片組 跟 CPU連接的 DMI 2.0 總頻寬 20Gbps , 你還有周邊要使用 還有本身晶片組 需要頻寬...
__________________
CPU : Intel Core i7 3930K + Venomous X 散熱膏 : AC MX4 主機板 : ASUS RAMPAGE IV Extreme 記憶體 : Kingston 16G DDR3-1600 kit 硬碟 : Crucial M4 128G (Raid 0)/Seagate 7200.12 1Tb SATA2 32M (Raid 0)/ Seagate 250GB SATA2 16M*2 (Raid 0) *2 / Seagate 1TB SATA2 32M * 3 Raid卡 : HighPoint 2310 燒錄機 : Plextor PX-880SA 顯示卡 : AMD Radeon R9 290X 音效卡 : Asus Xonar Essence STX SPDIF : DDTS-100+Klipsch ProMedia 5.1 Ultra RCA : M-Audio BX5a Deluxe 網路卡 : Intel 9400PT 電源供應器 : 新巨 HU2-5660V+G1-500W 滑鼠 : 羅技 MX Revolution 螢幕 : Sony KDL-32EX710 機殼 : 聯力 V2000 此文章於 2012-11-10 02:09 PM 被 HSM 編輯.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1,931
|
應該這麼說,小弟了解它的PCI-e 2.0 x1不是原生,也跑不出5Gb/s的理論值,
可是裝上去效能真的有差別,所以才會建議板友若真的想要PCI-e 2.0 x1 的速率,可能要考慮裝在別的擴充槽上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6,010
|
不意外,這塊板子的x1已經是X79 PCH原生埠,沒有經過其他的橋接晶片的情況下,效能最多就是這樣.
你接在CPU原生的PCIE埠(總計40條GEN3)時,因為省掉了CPU到PCH之間這段傳輸延遲,效能一定會贏過PCH原生很大.這也是為什麼之前在P55時代跟X58時代都有廠商把第三方大容量儲存控制器接在IOH或CPU原生PCIE的主要原因.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05
文章: 102
|
這個標題也下的太聳動了....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1,370
|
PCI-e 1.0 x1 理論上要有 250MB/s 的實力, PCI-e 2.0 x1 只有 160MB/s, 這應該不正常.
而且只有寫有問題, 代表並非 PCI-e 頻寬不足. 接近 PCI-e 源頭的優點在減少延遲, 這在連續存取+極限流量的情況下, 不應該是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
要討論也要找能溝通的, 跟狂吠的狗溝通只是浪費時間. 每日一句 : 很多不等於多數,也不等於少數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6,010
|
引用:
問題是延遲+頻寬之後造成的差異.... 看那個Brust是沒有意義的.... 以兩者差異而言,這個結果已經很不錯了.... 就跟上次在儲存媒體討論區裡面有人測ASM1042與其他USB3.0控制器效能差異時,硬是拿接在PCH上的ASM1042來比插在CPU上的其他控制器說ASM1042一樣...先天性就是多了一層傳遞延遲,要能不看到差異才神奇....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1,370
|
引用:
這類測試比較冷門, 花了一番功夫找了一下 [測試] Intel SSD 520 120GB在非原生SATA3及SATA2介面評測 http://www.xfastest.com/cms/tid-76482/ 外掛SATA3控制晶片, 接在PCH上, 讀取 370MB/s 寫入 350MB/s 這樣你應該可以相信不是接在CPU上的延遲, 對非極速的連續存取其實影響不大.
__________________
要討論也要找能溝通的, 跟狂吠的狗溝通只是浪費時間. 每日一句 : 很多不等於多數,也不等於少數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