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187
|
D-SUB 與 DVI 誰解析度高? 誰清晰? 誰鮮豔?
開本主題是從" 騙局乎?INX三年全保機種又翻供了??!!變成面版一年保固" 導來 從他的第16篇接過來.
我想 這裡的商業氣息"太濃厚", 大家從"騙局乎?INX..."就可看出來. 所以網路的話要自己抽絲剝繭才能知道真相. 要不這些業代整天看著門市,在沒人上門情況下.就上本版閒瞌牙.把DVI 捧上天. 把 D-SUB 說的 一文不值...看不下去 就此說明 D-SUB 類比訊號. 就把他看成正玄波訊號-取波形變化 DVI 數位訊號. 就把他看成方波訊號-取位準變化 第 一段: D-SUB 類比訊號: 以前只有 CRT MONITOR.CRT 也有數位訊號CGA EGA 只能顯示4色.16色. 頂多64色.後來IBM 推出 VGA 記憶體384K,螢幕為類比式,所以它可以有 256色 到後來演變成全彩.線性迴路做全彩很簡單(當時記憶體貴). DVI 數位訊號: DDWG 的定義,既然液晶都是數位型態構成. 那麼就可省下RAMDAC 的轉換. 直接將數位訊號輸出. 第二段: 訊號轉換與損失: D-SUB 類比訊號: 1.線材好抗干擾. 傳送個5米. 不是問題. 21" 115KHZ 的 CRT 很多都是如此 . 2.轉到液晶內.只要去調整 PHASE 與CLOCK. 也就是 AUTO鍵. 將 正玄波對正. 效果與DVI 是沒什麼差別的. 現在的鎖相迴路太利害了 DVI 數位訊號: 真正的 原始數位訊號是點矩陣式的. 太多排線. 所以經過LVDS 的編碼. 再經過TMDS的轉碼再到VGA卡上的 TMDS 解碼. 到底誰DELAY 比較多. 還不知道咧. 再著DVI是 靠準位傳送資料 所以沒有PHASE 與 CLOCK的問題. 第三段: 顯像模式: D-SUB 類比訊號: 可以從15KHZ∼137KHZ 解析度從320*240 ~ 2536*2048 解析度-頻寬360MHZ DVI 數位訊號: 單CHANNEL: 只能顯示 1024*768 雙CHANNEL: 標準1280*1024 超頻雙CHANNEL: 1600*1200 *60HZ 162MHZ 頻寬 目前無法超過1600*1200. 以上3段 提供大家參考. 生產過CRT螢幕的廠商. 所做出的 LCD螢幕D-SUB 畫質. 比 只會做LCD 螢幕的好太多了. 再者: 我本意並不是D-SUB 比DVI 好. 而是有條件的比較. 很無奈. 持反對意見的人. 都只會斷章取義. 是 否 你們只看到 那一點是 你所知. 就反對那一點呢? RESULT 1: 在1024*768的解析度下. 好的D-SUB畫質並不會輸DVI .但是在1280*1024下. DVI肯定比D-SUB 清晰. 但是如果你是用ANALOG DEVICE的RAMDAC 再加上 NO.9 或是 MATROX的卡. 在1280*1024下DVI 會不會贏還不知道 RESULT 2: DVI 最高解析度只能超到1600*1200(標準1280*1024),這時的 EMI 很可能已經超過正常值了. 要商業化. 還要做些修改. 反觀D-SUB 它可以從TV 訊號一直拉高到2536*2048解析度360MHZ頻寬. DVI 在怎麼超頻還是無法達到 PS:這段直接引用. 明眼人一看便知. 我之前推薦REALSYNC MS651. 說他的D-SUB畫質. 顏色鮮豔 與 AUTO 調整時間都不輸之前買的EIZO L365.的 DVI 顯示. 結果被一些業代斷章取義 . 所以潛水去了) 以上面的分析. 大家自行判斷. 真有需要. 另外開個主題再討論. 這邊我還是 建議大家不要買 INX的 螢幕.
__________________
買液晶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能馬虎. 眼睛出問題再來花錢做雷射就更划不來了 雖然是一分錢 一份貨. 但是也要多打聽誰是"不肖"商. 此文章於 2003-08-26 10:22 AM 被 c卡樂思588 編輯.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Cape Crozier
文章: 6,122
|
首先,先說這是純討論,您說的單 TMDS 上限在 16X MPix/sec, 與看到的 DDWG DVI Spec. 1.0 (1999) 的圖一樣,不過用 google 找,卻發現似乎現在的技術又提高了...
Iiyama AQ5311DTBK (20.8") 最大:2048 x 1536 (3,1 MegaPixel) / 75 Hz (還有另一款式 3 千多,不過應該是用 2 links) Samsung SyncMasterTM 240T-Silver (24") 最大:1920 x 1200 Apple Cinema HD Display (23") 最大:1920 x 1200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Hong Kong
文章: 308
|
引用:
這是Single link的情況,Single Line支援最高165MHz頻寬,一條DVI線支援兩Link,用Dual Link的話可達330MHz。 參考DDWG DVI 1.0 Spec Section 2.2.2 (P11-P13) 引用:
這些應是用上Dual Link的樣子,每條Link用100MHz便能達1920x1200@85Hz。 另外,Iiyama AQU5611DTBK能達到3840x2400的原因是用上雙線Dual Link(總共4 x links),所以能達[email protected] (377MHz)。
__________________
我寫的程式: HQMP (2005/09/04): http://sswroom.no-ip.org:5080/compprog/smp/hqmp.html AVIRead 0.927 (2006/01/28): http://sswroom.no-ip.org:5080/compp...read/index.html SMP (04/09/02): http://sswroom.no-ip.org:5080/compprog/smp/index.html Subtitle Editor 0.6 (05/01/23): http://sswroom.no-ip.org:5080/compp...edit/index.html ADX Decoder Directshow Filter 0.61: http://sswroom.no-ip.org:5080/compp...xdec/index.html PSSADPCM Directshow Filter 0.61: http://sswroom.no-ip.org:5080/compp...dpcm/index.html XA Filter 0.61: http://sswroom.no-ip.org:5080/compp...lter/index.html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Cape Crozier
文章: 6,122
|
引用:
謝謝~ 有一點瞭解囉~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187
|
引用:
__________________
買液晶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能馬虎. 眼睛出問題再來花錢做雷射就更划不來了 雖然是一分錢 一份貨. 但是也要多打聽誰是"不肖"商.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187
|
引用:
如果是DUAL LINK 那他的接頭一定不一樣,會是G500 DUAL DVI 的 60PIN 接頭. 我曾經玩過TOTOKU ME311L 它是 GV-IF 接頭 2048*1536 再加一個 D-SUB 15PIN. 但是雖然接GV-IF 還是必須按AUTO建調整 PHASE 及CLOCK .-->所以我還是認為它是 ANALOG
__________________
買液晶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能馬虎. 眼睛出問題再來花錢做雷射就更划不來了 雖然是一分錢 一份貨. 但是也要多打聽誰是"不肖"商.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Cape Crozier
文章: 6,122
|
引用:
剛又看了一下,對耶,他的「Resolutions」那邊的資料是: 3840 x 2400 (960 x 2400 x 4 / 40,9 Hz) (ch1, ch2, ch3, ch4) 3840 x 2400 (1920 x 2400 x 2 / 20 Hz) (ch1, ch2) 1600 x 1200 / 60 Hz (ch1) 1280 x 1024 / 60, 75 Hz (ch1) 1024 x 768 / 60, 70, 75, 85 Hz (ch1) 960 x 1200 / 55,7 Hz (ch1) 800 x 600 / 56, 60, 72, 75, 85 Hz (ch1) 640 x 480 / 60, 72, 75, 85 Hz (ch1) 640 x 400 / 60 Hz (ch1) 看他的確用到 4 個才可以上到 3840 x 2400... 不過這樣的解析度好嚇人... ![]()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3
文章: 17
|
懶得用長篇大論跟您解釋了!
貴公司的資料該更新了,還停留在中古世紀嗎? 若沒有相對應的數位輸出顯示卡,這些超高解析度的液晶螢幕能活嗎? 有超高解度的液晶螢幕,當然要配合能輸出超高解析度的數位輸出顯示卡。 但有人卻用只有類比輸出的顯示卡去接超高解析度的液晶螢幕,果真是神人。 不要告訴我說買得起螢幕,卻買不起顯示卡。 看一下下面這一堆卡吧! http://www.elsa-jp.co.jp/product/01...000g/index.html http://www.elsa-jp.co.jp/product/01...000g/index.html http://www.elsa-jp.co.jp/product/01...2000/index.html 皆有兩組DVI-I輸出, 一組可輸出最大 1600 X 1200 的single channel DVI-D訊號。 另一組可輸出最大 2048 X 1536 的dual link DVI-D訊號。 而最上面的兩張卡,配合專用的液晶螢幕,兩組DVI-D並用, 可以得到3840 X 2400的超高高高解析度。 這張卡 http://www.elsa-jp.co.jp/product/01...1000/index.html 兩組DVI-I皆可輸出最大 1600 X 1200 的single channel DVI-D訊號。 另外還有不少可上 1600 X 1200 的single channel DVI-D 顯示卡 及 2048 X 1536 的dual link DVI-D 顯示卡。 都在這個網站上有介紹: http://www.elsa-jp.co.jp 自己上去看吧!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187
|
引用:
口氣可以好一點, 你有沒有想過,你講的卡是遠在日本,台灣有沒有? 我手上有沒有? 我知道的不多. 但是我手上正好有一片. 但不是ELSA的品牌,卻是一摩一樣的從 NVIDIA拿到的 配合TOTOKU 及BARCO 的MONITOR 還有些小問題要解決. DUAL DVI-D 理論上很容易,我碰到的是左右兩邊的亮度不平均. 卡送過來的DVI-D 兩邊強度不同. 無法調整. 接 D-SUB 就不會. 按一下AUTO 就好了. 這樣解釋滿意嗎? 這算小CASE. 再DVI 還在0.9版時. 我就玩過一片卡上面有2顆ATI RAGE 128 晶片. 雙DVI-D. 同時接到 TOTOKU上. 也是同樣問題. 兩邊不平均亮度對比. 這是2年前的是了.
__________________
買液晶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能馬虎. 眼睛出問題再來花錢做雷射就更划不來了 雖然是一分錢 一份貨. 但是也要多打聽誰是"不肖"商. 此文章於 2003-08-27 10:44 PM 被 c卡樂思588 編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