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4
文章: 26
|
AMD v.s Intel 的問題
雖然看了版上一堆深入淺出的文章和比較
但是小弟我仍然有一些問題想請教: 1、AMD的CPU在L2的快取向來都比I社的小,但是又聽說A社的CPU 對於L2的快取要求並不高(也就是L2快取對A社CPU的影響不大) ,所以A社的CPU最主要是看外頻嗎? 2、另外每次看I社的CPU,隨便外頻都是300、400、500的在跳, 反觀A社的能高個20的外頻就很了不起的感覺,連I社的低階E2000 系列的CPU也能隨便到3.0G,是不是註定A社的CPU就現階段輸給 I社?效能上是不是也是呈現I>A的現象?又為何A社的CPU沒辦法把 倍頻降低而拉高外頻呢?(小弟也是用A社的,怎麼條都沒辦法像I社 的一樣來個8*400或9*300這樣的設定)
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遊戲機 ![]() CPU:4850E OC 3.0G 主機板:技嘉M56S-S3 記憶體:UMAX DDR2 800 2G*2 顯示卡:FOXCONN 富士康 8800GTS 640MB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1,281
|
把「調高外頻」看做是用來將「鎖住倍頻的 CPU 超頻」的手段會比較恰當。
雖然外頻比CPU的速度要慢得多,但單純調高外頻(假設固定CPU頻率不變)對AMD架構並不會有明顯的效能改進,拉高CPU工作頻率才真的有效。 Intel外頻拉得高要歸功於他自家晶片組性能出眾(CPU亦如是),現階段Intel在性能上的確明顯勝出(恐怕將來會勝更多),但若考慮平台功能性(內建繪圖晶片、硬解)及整體價格,AMD還是有其可取之處。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1,760
|
AMD CPU上不去好像是本身CPU體質就這樣
不是外頻上不去 不然可以買個工程版試試 個高外頻低被頻應該也能跑吧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an 2007
文章: 800
|
引用:
Cache越大,則cache miss的機率越低。若發生cache miss,對intel CPU來說的"懲罰"比較嚴重,所以intel CPU增大cache對效能的提升很明顯;cache miss對AMD CPU的"懲罰"相對比較小一點,所以增大cache的效果就不明顯。 引用:
300、400、500指的是外頻 3.0G指的是核心頻率 外頻和核心頻率是兩回事。核心頻率明顯地影響效能表現,現階段intel CPU的核心頻率極限比AMD高是事實,因為intel的製程很強。 I、A兩家的外頻意義並不同,intel的外頻影響了記憶體存取頻寬,所以外頻拉高可以提升效能。AMD的外頻只影響CPU跟北橋溝通的頻寬,所以對效能的影響其實不大。 當然,在倍頻固定的情況下,超頻時拉高外頻也會拉高核心頻率。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6
文章: 3,946
|
AMD的Cache Latency爆高,比Intel高很多
但因為內建Memory Controller,所以能把這缺點所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 另外,並不是AMD的K8、K10不需要依賴大容量的Cache 而是AMD技術不夠,沒辦法像Intel作出那種大容量、延遲又低的Cache 假如AMD今天把Cache拼命加大,隨之而來的巨大Latency會讓效能崩潰 白話點,AMD不是不做,是想做但沒能力做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縣
文章: 1,261
|
AMD蠻孬的...
每次看新聞都是他向IBM取經(不是嘴砲就是找廠商幫忙) 製程縮小都要靠IBM 哪天IBM不玩了AMD我看也完了 雖然AMD看似外頻比INTEL高 但是處理器內部整體性能就被I社幹掉不少 之前不是有大大說過嗎 I社雖然有慢慢的外頻 但是因為核心架構好 所以還是幹掉A社快快的外頻加上爛爛的核心 真是不希望A社倒...沒有人希望I社在次壟斷市場 想當初一顆Pentium 要價破萬...真是恐怖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縣永和市
文章: 699
|
引用:
其實我不太能理解 買CPU的時候 要注意那麼多耶 通常就是看看測試跟大家的意見 以及最重要的價格 最後配合自己需求挑選CPU就好了 L2 根本沒在注意的 能讓我要跑的東西OK就好了 一直去比較兩家的L2大小 不是很有意義 反正日常應用 差那幾MB幾KB 只有神才查覺得出來 而且每款晶片出來的特性都不同 如果都要一一去了解 那INTEL 跟AMD還真累 最好連架構特性白皮書都一起付在盒子裡面 有很多特色其實都是廣告用語 就算他真的很威 但其實也不用在意那麼多 因為一般應用下 P4 K8也不會勞賽 小小心得 歡迎討論
__________________
Intel I7 13700 MSI Pro B760M-A WiFi DDR4 (MS-7D99) MICRON DDR4 3200 32G *4 SOLIDIGM P44PRO 1T MiCRON P5+ 500G EVGA GTX3060 TI 6G MICRON MX500 250G TOSHIBA DT01ACA200 Creative SOUND BLASTER OMNI SURROUND 5.1 EVGA 550GM LIAN LI PC-A05FN ASUS VG27AQx2 MS Windows 11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an 2007
文章: 800
|
引用:
從這個標準來看,全世界半導體產業中,算得上是"不孬"的公司還蠻稀少的...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2,584
|
引用:
如果效能差不多的話,會去龜毛L2大小的人少之又少吧?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縣
文章: 1,261
|
引用:
不少人都喜歡齊全的處理器吧 被閹割過的版本除非是沒錢 不然會裝E6、E8的人不在少數 不過真正用的到那個4M~6M的L2的人也是不多 我記得只有筆電的L2有省電功能 桌電不知道有沒有 沒有的話那多那麼多L2其實也蠻浪費電的 處理器大部分消耗電量應該都是L2吃的吧 I社也很樂意大家盡量都買沒閹割過的版本 這樣他賺更多...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