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r 2004
文章: 105
|
不同燒錄軟件對DVD PI/PO值的影嚮
為公平比較,用同一台燒錄器燒錄 imation DVD+RW片(只用同一片),每次燒錄內容一樣(只有Alcohol
120%例外),使用DvdinfoPro來抹DVD+RW,全部軟件均用4X順利燒錄,KProbe 用4X來測 PI/PO值 PI/PO值正常係要求低於 PI:280 , PO:1,越低越好,其實 PI/PO 值只是可以拿來參考 燒錄器: Lite-on 832S VS08 (812S昇級) 燒錄內容: DVD Video 3.99 GB imation DVD+RW ![]() 由於各PI/PO平均值只有相差個位後小數點之爭,建議也參考高峰值 各圖已按燒錄先後次序排好,最先的係Nero 補充一點,NTI CD & DVD-Maker Platinum 6.7 測了二次,用了PI/PO 值最低的圖,其他的因為PI/PO 值很低,不位多測 Nero 6 Enterprise Edition ![]() NTI CD & DVD-Maker Platinum 6.7 ![]() DVDit! PE ![]() Sonic RecordNow! Deluxe ![]() Ha! CD Burner Manager ![]() CloneDVD2 ![]() Alcohol 120% 係使用3.97GB ISO檔燒錄 ![]() 結論 Nero 係眾多燒錄軟件中係最差,希望Nero 加點油,不負眾望 此文章於 2004-07-20 09:52 PM 被 kingfu2001 編輯.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3
文章: 1,169
|
回覆: 不同燒錄軟件對DVD PI/PO值的影嚮
引用:
這個結論太武斷了!!! 單就數據來看, PI(average):2跟2.9都算是非常好的數值了,況且PO都是0.03 而且PI/PO跟長時間保存並無法證明有關聯. 其實另外還有很多因素並沒有控制的很好: 第一,使用沒有校正過的光碟機來測試PI/PO絕對會有誤差存在. 第二,PI/PO僅測試一次定生死,沒有取平均數值. 第三,雖說用同一片RW來測試,但每次Erase後的碟片特性不會一樣. 說實在話, 我個人認為燒錄軟體較容易影響的是相容性,而不是碟片品質. 除非軟體有嚴重的Bug,否則燒錄品質最主要還是取決於燒錄機及碟片本身. 就我個人看來,這樣的燒錄品質我會覺得非常滿意, 軟體的相容性.穩定性.取得容易性,及使用順手與否才會是我選擇軟體的標準. 當然,我這不是在澆冷水, 因為要測試那麼多次,還要將數據儲存,擷圖並找空間存放,還能分享給大家, 是非常累人的一件事, 只不過結論必須要客觀一點才不至於遭到別人的質疑.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l 2002
文章: 117
|
Nero 6.0 我測試的結果也是不大好....
因為移除了 不大想在重裝一次 到覺得 Ha! CD Burner 燒出來的品質真得比叫安心...!! 謝謝您的測試嘍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NTCU
文章: 318
|
看到只取一片的數值.. 小弟習慣上比較不會盡信耶
如果是同一片燒出來的片子重複測定數次取平均值 還有 同種片子燒個數片再取平均值 似乎比較有說服力.. ![]()
__________________
某購物頻道主持人 :「硬碟搭配40GB超大容量,就算裝入了30GB後重量也不會增加喔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04
文章: 620
|
在NERO 6.0跟HA!CD比來講,我測試出來,一樣是HA!CD比較好...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ul 2003 您的住址: Großdeutschland
文章: 6,997
|
Well,各取所需吧.
Nero6看網路上有部少使用者抱怨,不過朋友跟我都適用的蠻穩定快速的,所以繼續支持Nero. 其他人能找到自己最喜歡的燒錄程式也是好事.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ug 2002
文章: 112
|
引用:
+1 同意!! 看了這幾個圖,我覺得燒錄程式的影響,幾乎沒有差!! 1.讀取本來就會存在誤差了.電源穩不穩?機器熱不熱? 尤其是只有小數點的差別,實在是太小了. 2.雖然是同一批片子,但微小的染料均勻度或灰塵,可能都有一點點的影響.多測幾片再多測幾次,可能比較準一點. PI/PO只能做粗略性的"相對"優劣比較. 除非是級數級的差異(個位數級跟十位數級,或上百位數時,幾百之間的差異),否則機器既沒調校(有人知道機器本身讀取的誤差容許率嗎?),再加上測試環境及片子的差異度影響.實在很難去比較這麼微小的差距. 好吧!就算這些值都是精確值好了. 只有小數點級的差距,我覺得這些程式都燒的很好喔. 似乎沒比出好壞差異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