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18
文章: 33
|
twitter平台的觀點論述,閱讀有感
twitter平台的觀點論述,閱讀有感
https://twitter.com/MeiEn_YiTing/st...894714797842433 「道歉是以懲罰及彌補為前提的行為,不是請求受害者原諒為前提的勒索。」 --- 我看到這句觀點之後,想說去查閱看看中華民國教育部官方的國語辭典, 怎麼解釋「道歉」這個詞彙。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道歉」 https://dict.conc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7754 向人表示歉意。 -我覺得論述得不夠細膩,再繼續查- 「歉意」 https://dict.conc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25318 抱歉的心意。 -我覺得論述得不夠細膩,再繼續查- 「抱歉」 https://dict.conc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779 內心不安,感到過意不去。 -我覺得論述得不夠細膩,再繼續查- 「過意不去」 https://dict.conc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17130 心中不安,感到抱歉。 我覺得好像準備要進入迴圈了?就查閱到這邊為止。 官方辭典的論述給我的解讀,反而跟該twitter發言的觀點「相反」, 官方辭典的論述,我會解讀為: 「道歉」是把請求受害者原諒的一種「心意」表現出來。 「道歉」「預設」是「心意」,但可以擴展為更完整的「行為」。 在「道歉」這個詞條上,我個人是偏向官方辭典的論述 (當然所有官方辭典的論述,我「不會」照單全收)。 我會覺得該twitter觀點,是有那麼些「左派」在「帶風向」來更改/置換解讀的意味。 (之後會不會有人拿成人片梗來嗆:「道歉時露出胸部是常識吧?」? 但那是日本文化,不要把日本文化跟臺灣漢文化混為一談) ---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
有時候不要太鑽牛角尖, 道歉是行動, 歉意是心理感受.
過意不去跟心理不安代表兩歉意裡面的兩大成份. 至於什麼過意不去, 什麼心理不安, 持續界定分類太困難了 要不, 你就用一個社會蓋括, 也就是以大眾評估標準的. 而每個人的差異就免了, 真的有心, 也研究不出來. 因為一個最簡單的, 過去十年前的歉意跟如今, 一定大不相同. 我能告訴你如今的歉意範圍縮限許多, 會讓人感到歉意的機率低. 但範圍多少? 機率多少? 我能實際舉例嗎? 恐怕不行. 除非是文字裡找骨頭來爭論跟攻擊對方看法, 不然我直覺這沒有意義.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13
文章: 414
|
重點是歉字,往這查會有更多解釋
歉疚、內疚、愧憾、慚愧、不安 歉是種心情沒錯,行為是之後延伸出來的事。 不過推特的重點是在後面那句, 很多人往往犯錯後一句道歉就要別人原諒, 不原諒反而是受害者不對。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18
文章: 33
|
引用:
基本上,我會認為臺灣社會近十幾年跟風歐美而興起的「左派思維」, 不斷地嘗試在各種細節,帶風向,重新去「定義」許多人事物。 我個人不太喜歡「左派」的這些動作,左派會美其名為「進步思想」, 但我認為這些所謂的「進步思想」,骨子裡就是「自以為是」的惡搞。 就像當年把「同志」這個原本主要用於描述「同黨派」(政治思想面向)的詞彙, 炒作帶風向成「同性戀」的替代詞彙那樣。 之後我又發現了中央研究院中文詞彙網路: https://cwn.ling.sinica.edu.tw 「抱歉」:表達因對不起他人而感到不安的心意。 中研院版本寫得就比教育部國語辭典稍微明確一些, 國語辭典的論述相對籠統一些。 但官方的詞彙資料庫所呈現的「預設」都是「心意」面向。 我人生前三十年(1980起算),臺灣的現實社會環境, 基本上「道歉」這個詞彙「預設」就是心意面向。 近十幾年「左派」卻嘗試直接透過刻意的炒作、帶風向、情緒勒索、道德綁架 來更改思路,將之「改定義」「預設」成相對嚴重的「行為」面向, 這是我不能認同的。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18
文章: 33
|
前面那句也很重要,不能忽略。
我會認為前面那句就是在帶風向「改定義」。 引用: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n 2001
文章: 1,173
|
這東西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
想破頭也不會有共識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18
文章: 33
|
極左派興起之前,都沒有問題,
臺灣社會的「共識」就是國語辭典所論述的那樣。 極左派在臺灣社會興起之後, 有的沒有的問題就越來越多了。 所以我「不認同」極左派在大方向思維上的惡搞。 引用: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18
文章: 33
|
twitter介面,一個讓我疑惑的細節,
曾經我在拉twitter頁面捲軸的時候發現一位表面上號稱是臺派女性的ID, 她的圖文發言內容,簡單來說就是對統派、中國、藍營等對象極盡人生攻擊之能事, 我也「沒有」追蹤她,所以也不曉得為什麼她的貼文會「不定時」出現在我的twitter捲軸中。 某天看到她張貼的一則圖文內容,簡單來說就是把老中青三代的 吳斯懷、習大大、蔣萬安 給人身攻擊一番, 我忍不住手癢了,按耐不住,回了個貼文,表示該三個公眾人物範例, 換成史明、民進黨中生代、墨綠新生代,也不違和, 於是對方就把我「封鎖」了,封鎖就算了,常理而言,在登入帳號的前提下, 我應該再也瀏覽不了這個表面上號稱是臺派女性的ID的所有發文內容才是。 奇怪的是,在我登入了帳號的前提下,拉twitter頁面捲軸, 還是會不定時的看到這位表面上號稱是臺派女性的ID的發文, 不過當我點進去這位ID個人頁面時,呈現的是「封鎖」的狀態。 讓我有些疑惑,既然妳「封鎖」我,為什麼妳還讓我可以看到妳的部分貼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