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中壢
文章: 1,025
|
八大電影公司的問題
最近看電影發現一個問題,
哥倫比亞Columbia Pictures 不就是SONY的嗎? 為什很20 Century Fox 的電影也是出現Columbia Pictures LOGO? 他們關係是?
__________________
需要光世代推薦碼請私訊我 此文章於 2014-06-03 10:27 PM 被 mixmaster 編輯.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4
文章: 819
|
1. 沒有美商八大了,是美商六大跟一堆獨立製片,不過獨立製片很多都被六大收購,所以六大為主,請參照下列書籍有深入探討:
大銀幕後:好萊塢錢權祕辛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91952 大媒體的金權遊戲:為什麼有權力的人都想要搞媒體?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11286 2.拍電影風險很多,所以出資方可能會好幾間公司合作,例如鐵達尼號當時花太多錢, 所以二十世紀福斯、派拉蒙影業後來就合作出資,當然分錢的時候就很麻煩, 就連發行也不見得是某公司製作的就某公司發,原因很複雜,業外人真的很難窺探, 可以請教Ivanshan前輩,他鑽研業界消息是本版第一把交椅。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05 您的住址: 阿爾發象限
文章: 1,240
|
引用:
也不是福斯每部電影都這樣 你沒有說出是哪部電影 實在是很難幫你分析來龍去脈
__________________
我用過的帳號 shaider (2001/05/09 ~) 發表文章42篇,忽然就不能用了. 發起主題 Spider-Man 觀後感...... 目前回應101人次 sharivan (2003/05/15 ~) 發表文章168篇,忽然也不能用了. 發起主題 駭客任務重裝上陣討論區 (有劇情)目前回應236人次 駭客任務完結篇 : 最後戰役討論區 (有劇情)目前回應422人次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中壢
文章: 1,025
|
最近是發現The Monuments Men這一片
我知道很多小公司會和大公司(上面提到的幾大)一起出 類似很多唱片公司做完請大家的公司發行 上面ANDY大提到的鐵達尼這片我是沒注意到 像是福斯和哥倫比亞兩大公司一起我以為是不可能
__________________
需要光世代推薦碼請私訊我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14
文章: 425
|
今年底要上映的諾蘭新片星際效應,也是派拉蒙、華納外加一個傳奇共同投資的,負責發行的則是華納
[YOUTUBE]J7Ovq7M3EPU[/YOUTUBE]
__________________
「投手通常開肩膀手術後,旁邊的人都會跟你說『你回不去了』, 但是你真的不用在意,如果你還想投球、想回大聯盟,這些話一點點都不要留在心上, 我以前沒做到這一點,所以才會花更久時間回到這裡。」 -王建民 此文章於 2014-06-04 09:39 AM 被 Godzilla2014 編輯.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1,133
|
引用:
星際效應原本是派拉蒙的案子,在敲定諾蘭導演兼編劇之後,才給了華納介入的空間,因為諾蘭的Syncopy製片公司與華納有合約關係,就像許多大明星是以旗下製片公司名義介入所主演的電影,諾蘭也是以製片公司的名義掛名製片,才可以多分一些票房分紅。派拉蒙與華納這兩大因為這個案子合作,雙方都各自交換了一些東西,例如:13號星期五、南方公園...等,內情其實有點複雜(13號星期五將會有新的電影,就是這個案子的衍生產品)。至於傳奇投資25%,則是傳奇去年暑假決定結束與華納的10年合作關係,今年起轉而與環球合作後,可以說是華納『施捨』給傳奇的,因為自從黑暗騎士三部曲以及超人:鋼鐵英雄等DC漫畫改編電影大賣之後,華納方面片面決定日後的DC電影不再找外人投資,也就是要獨資獨賺。(PS:所以,傳奇投資75%的哥吉拉若百分之百確定籌拍續集,除了要擺平25%股份的華納,環球這邊可能也有介入的空間;另外,哥吉拉在美國法院的官司,也將會影響續集的籌拍,尤其是在票房表現比預期好的情況下) The Monuments Men北美是Sony/哥倫比亞發行,海外則是福斯。 鐵達尼號當年因為超支嚴重,福斯最後請派拉蒙投資6000萬美元,交換條件則是北美地區的所有相關權利,但是海外仍然是福斯全部包辦,所以分錢的部份一點都不麻煩。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您的住址: 飛機跟捷運在窗外跑來跑去...
文章: 2,519
|
![]() ![]() ![]() 我對Ivanshan大的景仰真是有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啊~~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14
文章: 425
|
引用:
星際效應我記得好像是傳奇確定退出超人:鋼鐵英雄續集後,和華納的交換條件 哥吉拉的續集,目前的新聞看來應該還是傳奇和華納共同合作,算是雙方結束合作關係後藕斷絲連的產物? 哥吉拉的官司前陣子看到新聞是傳奇敗訴
__________________
「投手通常開肩膀手術後,旁邊的人都會跟你說『你回不去了』, 但是你真的不用在意,如果你還想投球、想回大聯盟,這些話一點點都不要留在心上, 我以前沒做到這一點,所以才會花更久時間回到這裡。」 -王建民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中壢
文章: 1,025
|
反正就是狼狽為奸,利益共同體
![]() 謝謝大家的說明,這邊還真多高手 ![]()
__________________
需要光世代推薦碼請私訊我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1,133
|
以下是關於星際效應一片,我一年前在其他網站寫的文:
好萊塢六大歷年來彼此競爭激烈,其中一家公司要參與另外一家公司的案子,會付出什麼樣的代價?Sony當初為了拿下空降危機(Skyfall,2012)的發行權,讓米高梅在多部Sony電影插股(不確定是否插乾股),如今派拉蒙與華納之間似乎也有類似的情事正在檯面下發展,讓The Hollywood Reporter(後面簡稱THR)感到好奇的地方就是:「華納是如何做到在競爭對手(電影公司)的案子中參一腳(how Warners made its way on board a project set up at a rival studio)」。 全面啟動(Inception,2010)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下一部作品Interstellar,THR最新一期雜誌版有一則相當有趣的內幕報導指出,華納為了在諾蘭的下一部作品「參一腳」,讓渡了一些權利給派拉蒙,以換取該片的海外發行權。根據THR的報導,華納讓渡的內容,包括13號星期五(Friday the 13th)、南方公園(South Park)系列的角色,派拉蒙可以用來拍攝新片,以及投資「尚未決定內容的華納A級電影(a to-be-determined A-list Warners property)」的協議,而派拉蒙與華納都拒絕回應THR報導的相關內容。 今年初傳出諾蘭將擔任Interstellar的導演並重新改寫劇本,將他的原創構想(original idea)與弟弟Jonathan早就寫好的劇本重新整合。這部電影幾年前原本是夢工廠的案子,史帝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曾經想要執導但後來放棄,夢工廠結束與派拉蒙的合作關係並轉投迪士尼後,這個案子留在派拉蒙,今年初才確定諾蘭將接任導演兼編劇。THR的報導提到,華納與諾蘭的製片公司Syncopy有overall deal(可以翻成全面的合約,但適合的翻譯必須視合約內容而定),雙方從蝙蝠俠:開戰時刻(Batman Begins,2005)開始,已經連續合作了8年,合約目前也仍然持續,這大概就是派拉蒙要找諾蘭拍片,華納可以切入的點。以諾蘭電影近年來的賣座紀錄,華納當然不會輕言放棄Interstellar這塊肥肉。而消息傳出之後,影迷與好萊塢關注的焦點,當然是諾蘭要怎麼拍以及選擇哪些明星演出,但好萊塢媒體更加關切的是,華納到底是如何做到在派拉蒙備受矚目的案子中參一腳。 先來說13號星期五這個系列電影,這個系列電影的第一集是於1980年由製片Sean Cunningham製作,並由波士頓的戲院業者投資(with investments from Boston theater owners),派拉蒙取得北美的發行權,華納則是拿下海外的發行權,這也就是第一集的DVD/藍光產品在北美是派拉蒙、海外地區則由華納出品的原因,而第2到8集則是由派拉蒙發行。到了90年代,相關版權最終回到Cunningham的手裡,他並將之帶到新線影業(New Line Cinema),當時企圖啟動佛萊迪大戰傑森(Freddy vs. Jason)電影。佛萊迪(Freddy Krueger)是半夜鬼****(A Nightmare on Elm Street)系列電影的核心主角,這個系列電影全部都是由新線出品,也就是版權在新線手上,所以Cunningham將13號星期五的版權帶到新線。而在佛萊迪大戰傑森還沒有拍成之前,新線又拍了兩集13號星期五系列電影。新線已經在幾年前正式成為華納的子公司,4年前上片的黑色星期五籌拍期間,發現派拉蒙仍保有原始版本某些權利(Paramount had certain rights to the original),所以派拉蒙與華納在這部重拍版本是平等的合作夥伴(50-50 partners),由新線負責北美的發行(包括DVD/藍光),派拉蒙則負責海外的發行。以下是13號星期五系列的12部電影(中文片名的部份,本人只確定第一集以及最後三部): 13號星期五 (Friday the 13th,1980) 13號星期五2(Friday The 13th Part 2,1981) 13號星期五3(Friday the 13th Part 3 3D,1982),這個系列唯一被拍成3D的一集 13號星期五4(Friday the 13th: The Final Chapter,1984) 13號星期五5(Friday the 13th: A New Beginning,1985) 13號星期五6(Friday The 13th Part 6:Jason Lives,1986) 13號星期五7(Friday The 13th Part 7:The New Blood,1988) 13號星期五8(Friday The 13th Part 8:Jason Takes Manhattan,1989) 13號星期五9(Jason Goes to Hell: The Final Friday,1993) 星際公敵(Jason X,2002) 佛萊迪大戰傑森之開膛破肚(Freddy vs. Jason,2003) 黑色星期五(Friday The 13th,2009) 至於南方公園的情形也很複雜,南方公園是美國有線電視頻道Comedy Central的動畫節目,而Comedy Central是由兩個頻道合併而成,分別是Comedy Channel以及Ha!,前者是HBO成立的頻道,而HBO是時代華納(Time Warner)的子公司,後者則是Viacom成立的頻道,Viacom則是派拉蒙的母公司。這也就是南方公園電影版(South Park: Bigger Longer & Uncut,1999)當時在全球發行時,派拉蒙負責北美的發行(包括DVD/藍光),而華納則負責海外地區。華納雖然已經退出Comedy Central的經營(目前是Viacom旗下的頻道),但仍然保有南方公園的部份權利(這樣才有錢可以分)。 經由前面複雜的版權歸屬問題說明之後,粉絲應該也可以了解為何黑色星期五的續集,以及第二部南方公園電影會難產的原因。華納決定『暫時』放棄包括Jason Voorhees(13號星期五系列電影中戴面具的殺人魔)在內的13號星期五相關權利,以及包括Cartman等角色在內的南方公園相關權利,並讓渡給派拉蒙以換取在諾蘭新片中參一腳,並取得海外發行權。這也表示,恐怖片粉絲期待的黑色星期五續集應該有機會開拍,南方公園也可能會有第二部電影版,兩個系列甚至有可能推出不止一部電影。另外,關於「尚未決定內容的華納A級電影」的協議,THR的報導只有在第二段最後提到,但報導沒有提到細節或是進一步的內容。鑒於前幾年Sony為了取得空降危機以及007第24集的發行權,所付出的龐大代價,派拉蒙與華納協議的這個部份肯定會讓好萊塢非常好奇。 2年多前(2011年2月),洛杉磯時報指出,Sony為了拿下空降危機的全球發行權,願意接受不到8%的電影發行費用。8%的發行費用是電影業的最低標準,一般行情範圍都是在8%到12%。而除了不到8%的發行費用之外,Sony與米高梅於2011年4月發佈的空降危機新聞稿(當時還不確定片名),裡面提到除了第23集007空降危機以外,原本是屬於Sony自家的電影,也就是原本由Sony完全出資、自負盈虧的好幾部電影,現在都打開大門讓米高梅加入投資。新聞稿列出的片單包括了Sony去年暑假檔的所有大片,包括蜘蛛人:驚奇再起(The Amazing Spider-Man)、MIB星際戰警3 3D(Men in Black 3)、攔截記憶碼(Total Recall)、肉腳擂台(Here Comes the Boom),以及龍虎少年隊(21 Jump Street)、惡靈古堡5:天譴日(Resident Evil: Retribution)等大片,都被Sony放上了供桌,邀請米高梅來分享,可以看出Sony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想要007電影。 看起來,派拉蒙以及米高梅的兩位經營者Gary Barber與Roger Birnbaum都很會作生意,派拉蒙這兩年雖然電影本業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是業外收入相當不錯,光是復仇者聯盟(The Avengers,2012)與鋼鐵人3(Iron Man 3)兩部電影,完全沒有參與製作就可以進帳超過3億美元。不過,派拉蒙雖然拿到13號星期五與南方公園的權利,若是要拿來拍片賺錢,手腳要快。THR的報導最後提到,派拉蒙與華納雙方的協議開了個巧門(catch),消息來源指稱派拉蒙只能享用5年,派拉蒙必須在這5年內拍攝這兩個系列的相關電影(Sources say Paramount only enjoys the rights for both titles for the next five years and has that amount of time to make follow-up movies.)。 以下是The Hollywood Reporter這則報導的網路連結,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he...ner-bros-56287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