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 Member
|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ultraegg
沒錯!在你我的面前,PC的運算能力的確強大,但是有一點也是不能忘記的--PC是個開放性的架構,你我面前這台同樣在執行著OS,瀏覽器的機器可能是mac或intel,amd,via,sis...etc.的晶片組合,加上每個人不同的作業系統,不同的介面卡,每一個部分都是影響程式執行的問題所在,簡單說就是無法"最佳化"啦!這還沒考慮到其他文書用機器是否有同樣的執行效能!!"向下相容"可說是個極沉重的負擔的!!
而遊樂器,在它封閉的架構底下就單純多了,設計者面對的只有如何針對這個平台做最有效的發揮,應用...所以呢,理想情況之下大家的PC都有相當的能力,設計者可以在最小的限制底下開發最好的東西,但是在客觀環境之下"遊樂器"還是有它存在的必要性的~
|
小弟絕對同意您所說的「在客觀環境之下"遊樂器"還是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它的使用者和PC的使用者從遊戲環境的規劃上就有極大的差別,PC的環境要複雜的多,像是顯示卡的更新、CPU、RAM和硬碟等週邊的配合就不是站在一個固定不變的基礎上,軟體的設定更麻煩,除了安裝執行的問題以外,還有新修正的PATCH、遊戲本身的設定、網路環境等等…太多可能發生問題的環節,玩慣遊樂器的朋友看了會覺得討厭是難免的。
PC的平台有太多的因素無法做到最佳化是事實,恐怕做很多事,像是播放CD音質比不上CDPlayer,整合掃描機和印表機所作的複印工作效率較低…幾乎做什麼和專用機器相比都不夠「專門」。可是就因為這種「兼顧周邊相容性的缺點」,使得它有非常巨大的運用彈性,這是很有趣的事,拿個比方來說,最早用VOODOO3來玩Q3A恐怕在800X600 16BIT COLORS & TEXTURES就應該偷笑了,可是隨著以後換上更強的顯示卡和CPU等,這卻是可以「往上爬」的,到1024X768以上,32 BIT COLORS& TEXTURES 、甚至加入4XFSAA等,可以證明同一個遊戲的畫質品質往上提昇,要是遊戲廠商再用多一點心經營網路環境,像是釋出開發工具或其他的附加檔案,那可就更好玩了!玩者可以在這套平台上利用其他的技術資源,像是網際網路傳輸、利用更專門的其他應用程式來改寫遊戲內容、甚至不懂的時候藉著電子郵件向老手請教等等,這些數不盡的使用彈性足以彌補其不足而有餘,所以要讓大多數的PC GAMER跳到電視遊戲器的領域,在目前PC GAME高度發達的環境下,並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個人相信微軟出X-BOX應該也是沒有這種構想。
因為小弟也是PC GAMER,在看到了PS2和X-BOX在遊戲畫面的表現後,還是會比較喜歡X-BOX,理由是後者的畫面品質比較接近PC螢幕的高解析度畫面,但是這兩者的綜合評價牽涉了更多的因素,不能光以畫面來評斷,光是支援的遊戲數量PS2就夠多了!以後X-BOX會不會有更巨大的遊戲市場在目前來說還是不確定的,所以現在要買(MY GOD!要一萬七千多!)卻沒有很多現成的遊戲,似乎不太實際。
這兒倒有個夢想,假如以後的專用遊戲機可以提供比PC更高解析度的畫面品質,甚至一定程度的升級彈性(在預定三年的使用壽命中可以很方便升級核心配備二至三次),或許小弟會更認真的考慮採用,當然小弟這是在開玩笑,現有實用頂級的PC的CPU已達2.5Ghz以上,這個平台的速度及效率又提昇的很快,已經固定規格的電視遊樂器根本很難趕得上。
__________________
Bik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