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剛漏忘了回一個問題.
18mW(32歐母) 跟 10mW(16 歐母), 那個輸出能力比較好, 答案是 18mW(32歐母) 的會比較好, 計算出來, 電壓擺幅是 0.76Vrms, 電流 23mA, 電流是比 SL-MV50 來的大, 這在推低阻抗耳機時, 例如上例說的 ATH 耳機, 供應的功率就會比較充足, 推 40 歐母耳機時多了 4mW, 音量可以更大些 (耳朵不一定受的了就是), 但是就算音量不需要那麼大, 較多的電流供應能力, 也可以在推耳機的時候得到較佳的控制力. 就推 ATH 這種低阻抗效率比較高的耳機, 是有利的.
但是 K240 M 在這裡就沒什麼用, 因為 K240 M 在 1.2Vrms 的最大輸出電壓的限制下, 只需要 2mA 的電流, 換句話說, 如果18mW(32歐母)這台隨身聽最大輸出電壓沒有提高限制, 即使是 18mW(32歐母) 的隨身聽器材, 推 K240M 還是只有2.4mW, 所以推高阻抗耳機的限制, 是在最大輸出電壓, 不是電流.
通常在看可以推耳機的器材上看規格, 光看單一負載的輸出功率標示是不夠的, 最大輸出電壓 (另一個較專業的名詞是電壓增益), 最大輸出電流 的參考價值, 遠比功率標示來的大.
有些比較好的器材, 在標示測試規格時, 通常會多標示幾個常用負載的輸出功率值, 例如 32歐母時 輸出 1W, 64 歐母時輸出 0.6W 等等 etc. 不過隨身聽多用來貼低阻抗、高效率耳機, 所以比較常見 16 歐母負載或是 32 歐母負載的輸出功率標示, 而一般人也很容易忽略最大電壓電流的標示.
that's the answ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