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 高的意思是代表發生「次數」多...
請記住,這裡的資料是
「串流」資料,所以,每次經過 EFM Decoder 後如果有錯,C1 就會啟動。
次數,是因為橫軸 (時間、或距離) 太窄,所以程式才以這樣的方式標示給大家看。事實上,串流資料處理的方式不是在算一大筆資料,而是單一處理。
所以,
假設控制器可以在下一筆資料進來前偵測/更正 C1 錯誤完畢,發生 10000 筆和 1 筆,是沒有差異的。但對結果有沒有,就不知道了。
另外,C1/C2 的關係小弟自打嘴巴,剛回去看
http://www.cdrinfo.com/Sections/Art...uality&index=13 發現有些地方好像有關鍵影響,尤其這句話:
Under high Jitter conditions (raw BER of ~10^-3), the error concealment circuitry may have to conceal 1000 errors a minute, while under normal Jitter conditions (raw BER of ~10^-4), this is reduced to about 1 concealment every 10hou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