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oversky.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13
文章: 752
危不危險要看使用波長、功率、掃描速率,
不可一概而論。
能不能在安全規範下有實用的偵測距離,
就看技術有沒有辦法發展到位。

Google 翻譯
https://www.lslidar.com/905nm-vs-15...lidar%EF%BC%9F/
引用:
波長是雷射最關鍵的指標,一般考慮四個因素:人眼安全、與大氣的相互作用、可選雷射和光電探測器。雷射是一種單色、單波長的光。針對不同的應用,不同的發生器可以產生不同的激光,包括紫外光(10-400nm)、可見光(390-780nm)和紅外光(760nm-1mm)。在400-1400nm波段,雷射可以穿過玻璃體並聚焦在視網膜上。如果視網膜溫度升高超過10°C,感光細胞就會受損。 400nm以下或1400nm以上的雷射會被水晶體和角膜吸收,因此該波段的高功率雷射會導致白內障或燒傷晶體。近紅外線雷射最有可能對人眼造成損害,因為感光細胞對此類雷射不敏感。眼睛的永久性磨損可能在眼睛感覺到之前就發生了。

為了避免對人眼造成傷害,光達可以選擇兩個波長範圍。一種是1000nm以內,典型值為905nm。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矽作為接收器,這是成熟的產品,成本較低。另一種是1000-2000nm之間,典型值為1550nm,這個波長矽無法偵測到,需要Ge/InGaAs偵測器。與InGaAs光電偵測器相比,Si偵測器確實更加成熟。然而,隨著近年來1550nm雷射雷達的快速發展,Si和InGaAs偵測器(均指APD)之間的價格差距迅速縮小。在相同功率下,1550nm雷射的人眼安全性能可達905nm的40倍,讓雷射雷達具有更高的功率,進而達到更遠的探測距離。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第一個結論:1550nm雷射比905nm雷射具有更好的人眼安全性和更長的檢測範圍。

1550nm相對905nm的第二個優點是前者大氣穿透力強,探測精度較高。 1550nm雷射器抗干擾能力強,光束準直度和亮度較好。這些優勢使得雷射雷達擁有更高效的雷射發射和接收,從而實現更精細的物體識別。而且1550nm雷射具有較好的光束發散性,在100公尺距離處光斑直徑尺寸是905nm雷射的1/4。

1550nm雷射相對905nm的缺點之一是雨雪天氣的穿透能力。其次,1550nm雷射雷達一般採用光纖雷射作為光源,比905nm光源技術更為複雜。在光源和偵測器的成本、1550nm雷射雷達的尺寸、供應鏈的成熟度等方面都存在明顯的不足。由於1550nm雷射的功耗較高,散熱也是一個挑戰。

905nm和1550nm各自的優缺點非常明顯,因此我們相信這兩種波長的雷射將在車用雷射雷達上共存。
舊 2025-01-17, 11:48 AM #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versky.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