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windwithme
Elite Member
 
windwithm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6,410
HITMAN 3 刺客任務3,手動將特效全開並設定至最高。
4K => 134.15FPS;1080P => 145.32FPS


Tom Clancy's Rainbow Six® Siege 虹彩六號:圍攻行動,設定特效Ultra -
4K => 518FPS、最低450、最高602、Total Frames Rendered 36808;
1080P => 782FPS、最低537、最高1256、Total Frames Rendered 55121


RTX 40系列無疑是今年電競玩家最為關注的新品之一,首波4090因12VHPWR接頭引起很多討論,
近期已有國外媒體與官方正式回應此類狀況,不論用戶相信與否,在安裝前確認接頭有無密合應是基本動作,
12VHPWR接頭較以往8pin的卡扣感較不明顯,希望未來能有增加耐用性與加強卡扣設計的新版接頭。
4090在體積比以往高階顯卡還大上許多,加上提高建議瓦數,對機殼空間與電源供應器需要再加大,
對於4K解析度與高特效開啟有著高分或高幀數的表現,新一代高階顯卡帶來的效能增加相當地大,
雖然3D遊戲效能主要是由GPU來掌握,不過CPU效能依遊戲不同往往也會有著不小幅度的效能差異,
13代對比上一代同級CPU最高有著24%效能增進,若搭配最高效能與時脈的13900K會有相輔相成的遊戲表現。

CPU散熱器搭載CoolerMaster MasterLiquid ML360L V2 ARGB White Edition,
水冷頭採用第3代雙腔式,冷排擁提高25%表面積加強散熱,搭配SickleFlow 120 ARGB風扇,
並標榜加強密封結構可大幅降低漏液產生,以知名品牌來說價位算是相當平價,
比較不足之處在於較短的2年保固期,需自行去斟酌優劣勢可否接受或考慮保固更好且較高價的水冷。


13900K燒機溫度與耗電量表現這部分可能是網路上比較少看到的部份。
AIDA64 Stress CPU、FPU全速時:電壓顯示1.356V、CoreTemp顯示功率260.6W,
P-core約80~98度,時脈約5~5.4GHz;E-core約84~88度,時脈約4.1~4.2GHz。
文字補充AIDA64僅用StressFPU全速時:電壓顯示1.284V、CoreTemp顯示功率268.1W,
P-core約93~98度,時脈約5~5.2GHz;E-core約87~91度,時脈約4~4.1GHz。


FurMark 4K解析度進行GPU stress test:
FurMark最小溫度56度,最高溫度74度;
GPUZ顯示核心溫度71.6度、記憶體溫度68度、Broad Power Draw 443.6W。


CoolerMaster ML360L V2 ARGB對CPU散熱效果比先前預想中的還要好一些,
13900K預設值測試CINEBENCH R23全核很常能跑到39000pts以上的分數,
看過網路上有些大概只有3萬8千多分上下而已,所以預設值可跑到4萬分以上水準算高。
隨著核心數與時脈提升,目前兩大品牌高階CPU基本上會建議用360水冷較佳,
或嘗試不超頻狀態下降低電壓,隨著市場需求變化在未來420水冷的能見度有可能會提高。

以上測試效能與功耗對比表格:


功耗與主機溫度表現是許多網友對於新一代CPU與顯卡的在意點,畢竟效能雙雙皆提升很多。
13900K渦輪功率上限253W,上一代12900K渦輪功率上限241W;
3090顯卡功率350W / 系統電力需求 750W、3090 Ti顯卡功率450W / 系統電力需求 850W、
4090顯卡功率450W / 系統電力需求 850W,GIGABYTE官網則建議4090電源供應1000W。
搭配FSP Hydro GT PRO ATX3.0(PCIe5.0) 1000W,標榜80Plus金牌、半模組化設計、
LLC線路架構設計、全日系電容、10年保固,以及新規格所需的PCIe 12+4接頭。


AIDA64 CPU燒機時主機內部溫度狀態,此時整機功耗約400W:


FurMark 4K解析度燒機時主機內部溫度狀態,此時整機功耗約600W:


萬眾矚目的FurMark燒機時12VHPWR接頭周圍溫度表現:


其他功耗資訊:
13900K搭4090全機桌面待機約81W,AIDA64 Stress CPU、FPU全速約407W,僅FPU約417W,
刺客教條:奧德賽測試模式瞬間最低515W與最高604W、大多時間約為540W;
12900K搭2070S全機桌面待機約72W,AIDA64 Stress CPU、FPU全速約370W,
刺客教條:奧德賽測試模式瞬間最低342W與最高417W、大多時間約為358W。

機殼使用CoolerMaster TD500 Mesh白色版本,多邊形前面板內建3顆ARGB風扇,
支援前方或上方360水冷,最高可安裝7顆12公分風扇,提供多樣化散熱搭配方式,
顯卡最高支援41公分,以散熱能力與擴充性來看相當不錯,外型設計端看每個人喜好不同而定,
實際使用時內部散熱表現確實出色,適合安裝高階CPU或GPU,後方若能再加裝1顆散熱風扇會更好。


先前有幾位網友詢問DDR5 5600 Hynix超頻體質,可惜當時手邊幾款皆是6000以上等級,
加上4090效能、功耗與溫度表現,還有實際安裝過程與使用感想,剛好藉著這篇可以一併實測。
目前13代推出新CPU所帶來的效能提升相當顯著,可謂是有感升級的一代,伴隨著溫度與功耗也會再提升,
中階Z790 AORUS ELITE AX對於BIOS中Instant 6GHz與DDR5超頻選項也是本篇測試的環節,
若已有Z690或B660且符合使用需求用戶,可透過BIOS更新可支援13代,則可不換主機板來節省預算。
本篇主機裡面除了13900K與4090為目前最高階等級之外,其餘零組件皆屬於中高階等級。
每篇測試都是windwithme 風花費許多時間查網路相關資訊、市場定位、軟體效能重覆測試與對比,
超頻部分因網路上能查到有關13代平台討論並不算多,以上零零總總所花費的時間都算相當冗長。
若本篇測試心得、超頻分享、零組件相關資訊覺得對您有幫助的也請訂閱Youtube頻道支持一下,
先前已分享過兩篇AM5評測,接下來陸續發表13代評測,希望大家入手前都能多做功課並做出最佳的選擇,我們下一篇再見,謝謝
__________________
小弟Facebook粉絲團Windwithme WWM 風大,歡迎3C同好參觀指教
舊 2022-12-15, 01:08 A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indwithme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