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polor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566
[網路實名制的可行性]
#1

台灣有可能實施「網路實名制」嗎?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委員去年發出聲明採取反對態度。
委員陳耀祥表示,在台灣,對得來不易的自由比較珍惜,他不贊成推動實名制。

陳耀祥認為,只想以政府公權力管制,無法獲得成效,且對人民言論自由和人權造成侵害。
反而透過治理平台的建立,建構有效、真實的言論自由環境,會更恰當。

2021-06-24 實聯制簡訊遭誤解用於辦案 法務部:研議修法保障個資
警方運用「1922簡訊實聯制」辦案引發爭議,司改會呼籲研議修法。
法務部今天表示,將蒐集各國文獻資料研議修法,檢察官不會特別針對防疫簡訊實聯制或其他疫調資料來申請調閱。

2021-04-27 美國《通信端正法》第 230 條廢除爭議:社群媒體應不應該對用戶言論負責?
美國《通信端正法》(Communications Decency Act)第230條保障網際網路服務的提供者與使用者對其他用戶在網路平台上發布的內容享有豁免權,
並保障網路服務提供者只要「立意良善」,就不會因為移除或審核第三方提供的惡意內容,而背負法律責任。

2020-07-22 網路中立性的利與弊:您需要知道的一切
這項規定的原意在確保網路的自由和開放,讓消費者能公平地取得網路內容,而不被商業****和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ISP)控制。

網路中立性對於網際網路使用者和 ISP 業者的影響大不相同,因此有許多支持與反對的言論。
從消費者的角度而言,網路中立性能確保所有連線都得到平等對待,ISP 不會審查使用者的網際網路活動。
對 ISP 業者而言,這表示政府將嚴格控制其業務,可能會讓業者無法獲得額外收入,這些收入能幫助他們改善網路基礎建設。

2019-02 管制與保護 外國影音平臺在臺之自由
網路時代言論自由面臨的挑戰與思考
網路時代言論自由面臨的挑戰在於,考量視聽大眾對節目選擇權之確保、本土文化產業保護、
媒體與節目內容多元維護等公益目的,主管機關對於通訊傳播業者言論自由管制密度本應提高;
惟數位匯流下,公權力管制在實務面有其操作上的困難性與侷限性,網路時代欲達成達成上述公益目的,
須配合政府與企業以全球化思維、長期性戰略經營影視產業;
在數位匯流的趨勢下達成產業合作與技術創新,方能提升產業競爭力,使我國通訊傳播產業永續發展。
舊 2022-01-02, 12:17 PM #4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olor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