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P&W
43....
引用:
作者XElem
別被現代經濟學騙了∼回想古代....
資本家佔地為王、下轄機器人(百姓):舉凡國防、農林漁木、生產製造等....都自給自足
消費??∼機器人需要消費嗎?就算要也能鎖國自給自足∼更別說佔地為王滴資本家了....
43....
|
經濟不是這樣走的,經濟是要開放才能活絡發展,即使是以機器人為底層的社會也是一樣, 若沒有經濟交流就沒有經濟發展......
43....
|
1.偶蠻好奇您對
「經濟」 or
「經濟學」 滴定義....
2.
「若沒有經濟交流就沒有經濟發展」?∼那若不需經濟交流是否也就不需經濟發展? 
r2~
其實,不需想滴那麼複雜!反過來想:原始人or嬰幼兒or動物or寵物.....等∼會有以上滴問題or煩惱嗎嗎?
人類之所以會有以上問題&煩惱:主要是因人類除了基本生存外還有其他欲望∼故藉由「交易」來互助互惠
這也是偶何以會說:「別被現代經濟學騙了∼回想古代....」乃至∼
18樓,對現代「金融貨幣制度」有所疑慮
試想:
當一個人生活所需&各種欲望....等,都能獨立自給自足時∼何須與他人交易?何必所謂滴經濟交流?
簡單舉例∼
嬰兒(人類)等:被父母等供養(AI包養)後,還需要工作嗎?還需要交易嗎?還需要經濟交流嗎?
其差別:
嬰幼兒vs人類:嬰幼兒沒有完全滴主導權(雖可提出要求,但選擇權在父母),人類則有完全滴主導權
父母vs機器AI:父母有完全滴主導權(可選擇如何照顧嬰幼兒),AI則被人類編程∼沒有完全滴主導權
ps:
但若AI一旦有了「自我意識(靈魂)」後:將會面臨此AI是否為「智慧生命體」滴哲學辯論∼甚至探討是否和人類擁有同等權力
且若AI一旦有了「自我意識(靈魂)」後:是否還甘願受人類奴役?若然覺醒抵抗∼人類終將會被當成寵物、牲畜、甚至是....
因此:
現在人類都無法完美控自自己了,居然還想嘗試讓AI具有「自我意識(靈魂)」∼無異於自掘墳墓....
故此:AI發展,還是別太過於強調「自適性學習or深度學習」等∼光是現今AI技術若能普及就足以造福人類了....
補充:
若將來AI普及後,除非能夠國有化(公共財產),讓AI包養國民&免費提供國民基本生存、甚至各種生活需求....
否則若AI普及後,成為資本家獲利工具,一般百姓失去收入管道∼就只能靠「高稅收、高社會福利」來解決社會問題了....
如此:
您以上「若沒有經濟交流就沒有經濟發展」方能成立∼否則:整個「金融貨幣制度、經濟體系」等∼恐怕會破局要改寫了....
參考
「無條件基本收入」
43....
主條目:技術性失業
科技進步,大量與快速的使用機器和人工智慧取代多餘的人力[11],雖然新科技確實也能創造新工作,
像過去農業、工業自動化後,釋出的人力可以從事當時新創的服務業工作[12],
但隨著機器人深度學習技術的問世與人工智慧的發展,將全面性地影響所有產業,包括服務業、製造業、金融業、農業、礦業以及其他產業等,
而現在創造新工作的速度已不足以彌補原有勞動力被取代的速度,也就是說,每創造出1份新工作時,會有2份甚至更多的就業崗位消失。
根據牛津大學在2013年,對於美國702種主流工作電腦化影響之分析,研究結果顯示,10∼20年之間,47%的工作有被取代的風險[13]>;
已開發國家於1980年代電腦化技術增加了8%的就業機會;但到了1990年代只增加4.4%;至於2000年以後,新職務僅增加了0.5%[14],
服務業的工作崗位也正快速的被機器取代,包括數位相機與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取代傳統相機、底片、照相館、相片沖印[15],
以及2014年初上路的台灣etag電子收費系統,取代人工收費員。製造業部分,也正在逐步以智慧化、自動化等科技來取代工人,甚至進一步出現完全無工人的關燈工廠,
商業上,網購搭配無人車及無人機配送、加上自助取貨、自動販賣機無人商店等趨勢[16],[17][18]
無論是原來100個工人減到90人、80人、50人,乃至於20人或全部被取代,都造成人力暫時性或永久的失業狀態。
在現行經濟體制下,失業者將失去參與經濟分配的權利,且要找到新工作越來越困難,而現行社會福利體制也有許多不足之處,
但工廠仍能借著機器人、自動化、物聯網、人工智慧等科技,生產出足夠甚至更多的產品[19]。[20]
工作被機器取代,人們可以發明新工作,但需要考慮周轉時間與成功率,政府可以藉著無條件基本收入發放貨幣給國民,
以讓即使失業的國民也能參予資源分配,並享受自動化科技減少人類勞動需求的成果,而不必跟機器競爭。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