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新加坡的情況跟香港的情況在公屋這點上 又不相同
而台灣的國民住宅等政策 跟新加坡來說 定義差很多
只租不賣 改變不了問題的本質
國民住宅應該是走大規模的社區營造案, 透過集體造鎮的方式去做
而政府配合相關的公共建設 如交通 教育 休閒等設施
但因為政府公務員的思考邏輯 把國民住宅定義在便宜 低收入戶安置等社會福利層級上
所以相關的公共建設 就比較缺乏 (近年有改善 但還不夠)
住宅的格局也都是被限制在低收入戶等安置為主的條件下
如果願意放開心胸
把高價住宅區的基地賣掉
在偏遠地區蓋新社區 配合好的規劃與公共建設 不見得沒有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