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blair
公共運輸是不分在地外地的...為什麼會有這種「公共運輸=給在地人」的想法
你覺得臺北的公共運輸是只有在地人用的嗎?
只有公共運輸不便的地方才會使人被迫要買車,
當一個城市公共交通建設很齊全的時候,
買車就是個奢侈選項了
「出門一定要開車」只是反應了那個地區公共交通建設的不足。
進一步的,就是外地人要去也是要開車。
像我這種沒車的人就很難去那個地區了。
|
你看不懂我說的
以"實際面"來講
假如台灣大道的外地車 多於本地車時
而且BRT規劃的還不夠的話(要看市政府對BRT有無長遠規劃 讓車站增加 延伸)
會讓外地人沒辦法從外地就能享受BRT的好處
也就是說 他們也要開車進台中市 才能享受BRT
這是實際的狀況
不是說公共運輸是不分在地外地的理想性語言而不考慮其他因素
這就是我想說的 市政府在開始規劃時
有考慮用路人的比例問題和長遠性嗎?
(台北是花了十幾二十年 把新北也劃入其交通網 才有現在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