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ic Member
|
引用:
作者Raziel
風險管理方法前面就說過N次, 不想再重提, 如果你背了某間房貸就全無能力另外存錢,
那請認真面對現實, 對於那個標的物, 你還是在買不起的象限內, 頂多有比較接近分界的
軸線罷了. 要不降低標的物重新評估, 要不面對現實繼續租屋. 購屋期間一樣要能有活錢
可以存, 才是穩妥的規劃. 你會說 這樣要收入多高的人才買得起啊? 沒錯, 若要拿台北講,
家庭常例月收沒有破10萬, 本來就難成safe的準屋主, 其他地區, 雙薪也起碼要個七八萬.
崩跌的大風險只有前面幾年,後面逐年降低. 不是買屋第一年的風險係數, 後面要持續
承擔20年. 你可以試算一下, 只剩三個月就繳清房貸時, 你會擔心的風險在哪?
再回推只剩半年 一年... 慢慢回推, 可接受的風險能回推到多遠? 哪裡是擔心受苦20年?
有不動產做抵押的貸款, 當貸款成數已減低到一個程度後, 風險就很低.
存錢OK, 真的存得下來才算數. 若保守...
|
如果收入達到您的級數,那的確是租不如買,而且買還是要買新成屋才對,
因為跌價對您而言無所謂,
至於普羅大眾領死薪水的,付了房貸生活支出小孩教育基金車貸保險金後就無法存錢的,
要買還是要三思而後行,
因為到時若繳不出房貸或是就不住台北市了要賣掉時,
跌個20%就好,那除非賣的時候跟當初買比有漲超過20%,
不然繳的房貸還是賠掉了,
另外的也要假設是往後2,30年收入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否則若被拍賣或是被迫賣掉,
房價卻下跌超出漲幅,
那可是都賠掉了,
而且若跌20%房價,
你被迫賣出時拿回的錢恐怕不是只損失20%,
當房價已成泡沬時,
只要有風吹草動的消息,
都是連鎖反應的,
跟股市一樣,
很多人為了減少損失,
會很快拋售的,
這時的跌幅跟速度可能會傻眼的...
另外,如果買舊公寓的或大樓的,
手上土地持分只有少數一點點,
到時(房子都50年以上了)又都更不了的話,
應該可以體會到是土地值錢還是房子值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