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pauljam003
這我也會.......問題是總共有多少人會.........我粗估包含ID/ME 現役在學等 台灣大概有30萬人會操作3D軟體,以相同比例來推全世界大概就 七千萬人會,這很多嗎(以印表機產線來說只是一年的產量而已)
43....
所以真的對3D列印有興趣要觀察的是軟體業在做啥,比如說Google推出的免費版的3D繪圖軟體
微軟 ADOBE 有沒有動作 等等等
|
其實:機械類軟體,一堆都能『3D-實體』繪圖....(專業滴 CAM,隨便找∼至少五種以上)
例如:近年 CNC 最普及滴 MasterCAM,模具 UG-CAM,甚至只能純繪圖滴 AutoCAD 等
至於:您說滴『Google等,免費版的 3D 繪圖軟體』,坦白說∼偶有點好奇功能有多強大??
PS:
連 AutoCAD(2007)『3D-實體』繪圖,偶個人都覺滴粉鳥了

(設變修改麻煩等....

)
不過:
以上專業 CAM,動則幾十萬(只買部份功能)甚至上百萬∼對一般人來說,負荷也過大了....

因此:
就一般平常人家用而言,確實如您所說∼免錢滴加減用....

r2
引用:
作者anderson1127
我認為郭董準被將姓氏倒過來寫了 ....  
雖說3D列印還不是很成熟 , 但是有那一項新技術一開始就全功能一步到位的 ?
日後等材料技術及噴頭技術成熟的那一天到來 , 任何東西都能列印也都不足為奇!!
預估3D列印會分成 軍用 / 民用 / 商用 三大類 , 甚至軍用等級的3D列印可能會限制出口及製造
也說不定 !!
能夠將姓氏倒過來寫的姓不多 , 王氏一族應該都很自豪的說 , 如果做不到 , 就將王字倒過來寫 .... 
|
其實,偶最看好:『醫療用(生化科技)』∼最好,如同『第五元素(電影)』般....
(單憑殘留斷掌 & 原生命結構資料:分析複製增殖等,一個生命就又活過來了....

)
另外:
繼之前『微電池』,讓偶想起數年前『微齒輪傳動組|微馬達幫浦』等
偶蠻好奇:
將來若當真有『奈米機器人』∼會不會就是靠 3D 列印出來滴....!?

(大型機械相對微型機械∼製造要簡單多了。光要生產微型機械滴設備∼就是一大挑戰)
PS:
映像中,數年前看某 CPU 製程,好像也有提到『列印電路』∼不知是否類似....??
引用:
作者aaaa88
這真的沒問題嗎????
金屬也許可以承受比塑膠多一點應力...但用在飛行物...未免太猛了吧...
問題是那個物件那麼大.....雷射光是一個點.....你加熱熔化....一個點一個點個別燒熔再一起....這樣不會產生承受應力不均....或是應力弱化嗎????
個人是持懷疑態度啦......
可以燒熔鈦金屬的雷射價錢應該不便宜吧......而且雷射也是會衰減的消耗品.......用在民用的機會不大........如果有機會...雷射金屬切割會先風行的...
|
其實偶也有點好奇,但和您所想滴方向不同:
『應力』等,用傳統製法也是會有(甚至可能會更大)∼但同樣也都可用『熱處理』等解決....

若沒後續處理滴話:偶比較懷疑滴是『密度|晶粒|紋路』等,所衍生滴『強硬度』等問題....

PS:
雷射切割其實在工業界,已經蠻常見了∼但功耗大且較危險(也可能列管),一般民用似乎....
引用:
作者EAC212
vAvfrrlMZg4
鑽石刀配合超精密車床直接車成鏡面(1.6nm)..
|
這偶看過....
偶老本行是 CNC 切削中心(車床偶頂多太閒沒事做∼才會去客串支援一下....

)
引用:
作者鬼島一
43....
另外假牙製作, 之前想過, 不過醫生還是用傳統製模方式
老話一句, 用堆的, 還不如用澆的快, 就像老人滴尿不會比年青男子噴尿來的快吧 
|
好奇一問:假牙∼尤其是整組滴....
不是因每個人口腔等差異(無法通用),都要個別先製作其專用齒模嗎....??
若『儀器 3D 掃描測量』夠精確滴話,除了可免除患者製作齒模時滴痛苦∼也更加衛生
因此:
整體製作時間和成本:含齒模開模製造完成 & 澆鑄完後脫模等∼還會比較划算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