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XElem
Major Member
 
XElem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4
您的住址: 蓋幫~龍發堂~狐塚
文章: 129
轉貼:參考一下∼發人省思....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2748

臥軌事件凸顯的反動修辭(楊虔豪)
2013年02月08日
更多專欄文章
體制外反抗力量向來被貼上「反動」的標籤,日前關廠工人的臥軌抗爭就被斥為「破壞交通」。

《聯合報》昨日刊載一位大學生投書。他認為年事已高的關廠工人們選擇臥軌抗爭是因其教育程度「不太高」,而受過「高等教育」者聲援之舉「令人費解」。他指出激烈抗爭造成「大眾反感」,若選在跨年時臥軌,會對抗爭者們造成生命威脅的不是列車,而是其他「暴走」市民。此文引起譁然,卻同時有超過五千多人點了讚,形同肯定與同意如此論述。

激烈抗爭,通常是因無法尋求體制內方式解決而起。勞委會曾在自身出版物上寫說給關廠工人的錢是「代償」,現在卻堅稱是「貸款」,透過法律途徑逼迫工人償還。他們四處陳情卻不得正面回應。先前政府出爾反爾,工人們無路可退,沒人關心,反倒竟指責他們「民主素養有待加強」。看到臥軌場面而將運動本質與「受教程度高低」連結而做出如此發言,包括資訊蒐集與判斷能力皆屬偏狹,台灣如此的「高等教育」才是令人搖頭。
這社會有不少人天真以為我們現行的社會問題依循法制規範以及在自由民主多元的環境下「必能解決」。而包括丟雞蛋抗議、罷工、臥軌甚至切指、自焚等運動手段都是「無禮」或「低素質」的人才會做出,他們並未檢視迫使這些手無寸鐵的民眾不得不透過這些激烈手段表達其訴求的時空背景與環境限制。

空泛劃分他群階
另外,認為「暴走市民」可能對社運抗爭者有不測的這種具威脅性且形同承認台灣處於「暴民政治」的論述,又暴露了其矛盾。如果台灣是暴民社會,那這些工人也就更有條件行使激烈手段抗爭,而不是依循其所幻想的「美好體制規範」來解決。總之,台灣社會存在著用「民主法治」來包裝「暴民政治」並以空泛的劃分他群社會階級的人。在這種封建思維下,公平正義被刻意忽視,少數與弱勢者終無翻身之地。
從80年代至今,體制外反抗力量向來被視為「反動」。黨外抗爭時期,參與社會運動者被貼上「危險份子」標籤。到了民主化後的現在,許多人竟相信我們所獲得的民主、自由與法治已完備,保守思維者因而認定示威與抗爭者只是想「譁眾取寵」而已,因而大力詆毀之:成大零貳社社員在蔣公銅像上潑漆,有人跳出來辱罵他們「破壞校園環境」;陳為廷在立法院內批評教育部長被批評為「沒禮貌」;如今,被給人家錢又指責人家搶錢的政府逼得走投無路的工人們臥軌抗爭被怒斥是「破壞交通」。但從來沒人去反向思考:沒有這些人的激烈抗爭,台灣沒有民主自由的今天;校園內蔣公銅像就不會被移走;政府官員偽善的謊言就不會被戳破;長期被主流媒體忽視的關廠工人議題也就得不到世人注意。

民主素養令人憂心
透過體制外運動而得以作享現有進步成果的台灣大眾,若反過來污名化這些促進社會進步的力量並且蔑視苦勞族群,這將是忽略歷史脈絡的可笑行徑。步入民主化的台灣社會都沒有任何資格切割工運、社運與任何體制外抗爭。當我們還用空泛虛假的道德倫理與封建思維來排擠任何體制外運動時,這個社會的民主素養才令人憂心。因為台灣引以為傲的民主發展,仍桎梏於一元化的保守傳統裡。

作者為旅韓獨立記者
 
__________________

至理名言:『因為自卑∼故而自大』
同理可推:無智→傲慢;無仁→朋黨;無勇→殘暴;無德→虛偽;無恥→炫耀;....
證明:當偶推論出以上這些關聯時,就代表偶是『全無是處∼嘴炮無敵』....
r2
舊 2013-02-10, 04:12 PM #11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XElem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