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meanway
這一點非常值得深思
畢竟,重機也開放一段時間了...
形象卻沒有好轉
是因為交通事故變多了呢?(<--我沒去查)
還是大重的行車禮儀給民眾觀感不佳?
像這次事件,我認為車速是偏快了
(就像有些人對計程車,砂石車司機的駕駛行為印象一直 不佳)
導致民眾對一直對大重不信任?
所以,當這種嚴重的事發生時
過去的懷疑就一爆而出了
(大重)給人觀感已經被歸納為特定少數族群了(事實上也是少數)
例如:計程車,砂石車...
但一般的輕型機車跟汽車,是屬於大眾族群...
|
以我個人的認知來說 , 光看螢幕的畫面 , 車速是過快了 .
這種地方應該開啟防衛性駕駛 , 降低車速 , 以隨時應付各種突發狀況 .
汽車駕駛出事 , 不會有人提族群 , 不會有人說路權 .
但是大重出事 , 沒有一篇會例外 , 絕對有人說這個 !
每種車種都會有老鼠屎 , 大重也不會例外 .
但是汽車亂開 , 酒駕撞死再多人 , 都不會有人提路權跟限制路權 .
請容我說明 , 這不是比爛 , 而是我們現在遇到的無奈 .
新聞的偏頗加上民眾的觀點 , 容易把單一個案擴張成整個族群 .
你必須根據那條白線的寬度來決定是路肩還是慢車道 .
若以這個黑白的畫面 , 抱歉 , 我真的無法判斷白線的寬度 .
而如果該名機車駕駛行駛在路肩 , 按照一般的肇責判斷方式,
他也不會是主要肇責 ...
主要肇責會是任意穿越道路的行人 .
相關的判斷標準 , 你可以詢問各地車鑑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