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Earstorm-2
1. 還給馬路應有的寬度, 路旁商家/騎樓/電氣箱/一切不應該在柏油路範圍內都要拆除.
2. 非常嚴格的取締所有交通違規, 於每個路口與停車場裝錄影機, 員警大量做區域巡邏.
3. 完善公共交通建設, 每20分鐘一班的車流應該算合理, 乾淨與服務, 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4. 汽機車分流!! 就算用安全島也行. 機動性, 體積等都是原因, 交通規則不能共用, 馬路寬些大家就不用搶了.
增加5. 一定要嚴格教育人民遵守交通規則, 只要不違背安全的情況下要盡所能的守法.
.
|
1.這些本來就在路外空間,幹嘛拆?
2.贊成.................不過要政府多花很多錢請警察的事情...............我想政府不會想做
況且要嚴格取締,警政高層的腰桿子要夠硬,不要民眾一找民代抗議,腰就彎下去了。
3.交通部說:捷運輕軌要能賺錢才能蓋。但是鄉下地方的公車系統如果要能支持這樣
的班次,恐怕幾年下來,政府的補助經費已經可以蓋輕軌了吧。如果政府不全額補助
當地業者的虧損,根本支持不了。然後陷入減班跟乘客流失的迴圈中。
4.越寬的馬路只會吸引更多的車輛來使用。對改善交通的幫助有限。況且台灣都會區的
馬路很多都已經寬到佔用太多生活空間。全世界不管哪個國家機車有多少,只有台灣
迷信車種分流。如果車種分流真的可以改善安全。不會只有台灣在做。台灣的作法根本
就是本末倒置、倒因為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