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9899100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10
文章: 8
引用:
作者museshuner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875922/IssueID/20101011

<經濟人語>:年輕人何時能享這種自由(葉家興)
2010年 10月11日 蘋果日報

關鍵在於德國政府控制房地產投機的手段完善,市場機制、法律與稅收三管齊下。首先,政府依據人口需求訂定詳盡建房規劃,維持市場供需穩定。德國總家庭數約3600萬戶,而可居住的房屋總量接近3800萬單位。供給相對過剩的房屋市場,加上透明的市場資訊,讓投機炒作無所遁形。
此外,嚴厲的稅收政策也是關鍵,包括非自住房屋的不動產稅、房屋買賣的交易稅,以及買賣價差獲利的資本利得稅,都壓縮房屋炒作的獲利空間。而健全的法律規範也為穩定房價提供法律保障,建商定價超出合理房價20%即要付出罰款,超出50%以上更構成刑事犯罪的要件,白紙黑字的法律條文,對投機炒作形成有效恫嚇。
德國法律還有詳盡條款保障房客的利益,使得無殼蝸牛租房的安全感不亞於買房。例如房東漲價必須出示書面理由,並附上至少三例類似房租漲價的證據,否則房客可以起訴房東漲價為非法行為。
買房子的理由,除了保值增值外,無非是讓自己更有歸屬感和安全感。如果房價沒有投機空間,租房又方便穩定,權益備受法律保障,何需買房讓貸款綁住人生呢?

其實德國這樣的政策已經遠離資本主義的市場法則而很接近社會主義了,連美日也無法做到,台灣有錢人的接受度應該很低。事實上如果台灣能做到如實課徵非自住房屋的不動產稅、房屋買賣的交易稅,以及買賣價差獲利的資本利得稅,就已經是非常好也夠公平合理了。

而且可能德國人和台灣人的觀念有基本上的不同,基本上東方國家的人都比較信仰"有土斯有財",以土地作為個人及家庭累積資本及財富的象徵,很少人會想要租房過一輩子的,那真的和根植在腦子裡的安全感息息相關,除非歷經共產革命或幾世代的洗腦,很難根除。像大陸現在也又回到這樣的觀念了。
     
      
舊 2011-02-28, 03:27 PM #11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9899100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