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xx123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633
幾點討論意見 ....

1.
看版上出現對贊同拾金不昧者的非理攻擊 ....

問 ~ 做好事者或贊同好事者 . 應該被冠以聖人之名加以嘲諷嘛 ??
只問付出不求回報 . 似乎是有罪不該為一樣 ??
..
.
還真的有人說得下去 ....... 大開眼界

這到底是贊同拾金不昧者的問題 ; 抑或做不到拾金不昧者的心態問題 ??
這社會普遍比爛不比好就算了 . 爛的還要說好的比爛的更爛 !!
向下沉淪吧 .......... 其中的苦果大家都要嚐 . 一個都跑不掉

2.
前頭有人提到法治社會 + 法治素養 . 似與道德楚河漢界 ..... 沒有說到內裡 . 可能不懂這三個是什麼關係
我簡短說明一些好了 ....

道德與法律並非我們認為的強烈對立
在民主法治國家中 . 道德是法律的最大支撐 . 猶如科學與哲學的關係
法律是道德的具體 <= 這句話就有這方面的意思

以上說法 . 在學門的分枝連結中 . 也可以看得清楚 ...
..
.
政治有政治倫理學 . 經濟有經濟倫理學 . 法律有法律倫理學 ... 倫理學在談的就是道德
道德之於法律有多重要 ?? ...... 對社會的方方面面都很重要
為啥人云法律是犯罪的最後一道防線 <= 這句話的深度可不淺 ~ 道德意味濃過法律

再例 . 在強烈依附宗教成就普遍道德的中東國家中 . 道德有多麼嚴厲 . 法律幾乎與之平行就有多麼殘酷
台灣與之相反 . 道德寬 . 法律就鬆 <= 兩個都被玩爛不緊實了

總之 ... 什麼樣的道德環境 . 就有什麼樣的法律傾向
法律的訂立初衷 . 絕大部份繼承自道德需求 . 它的目標只有一個 = 人

引用:
道德法律根本不可能是目的 . 它也不能做為目的被追求
道德法律因人而有 . 探訪其中 . 應力求其返迴自身 .... 否則是玩物而枉顧對人的關懷


3.
在社會常態中 . 道德法律普遍都高過原始的個人自由意識
只不過我們受過法律與道德的陶養 . 已內化成為我們自己接受與理所當然的東西
所以我們不覺得法律道德的位階居然如此之高

原始自由意識猶如脫韁野馬 . 它是種慾望 . 永無填滿一日
不能讓它恣意奔馳 . 胡亂衝撞 . 與群價值衝突
否則群不足以為群 . 社會名言之不正順 . 文化與文明會隨之崩塌 . 多頭馬車 . 一盤散沙
(台灣正走到這個階段 . 個人主義勃起 . 矯枉過正 = 內鬥內行 . 外鬥外行)

因為一句話 .... 自由 . 得在不妨礙它人自由的前題下 <= 法律道德對個人主義的鉗制空間

真正自由的精神 . 不是無條件 + 無限上崗的個人主義意識 . 它也不是信仰
如真有人不懂啥叫自由 .... 看馬路上的紅綠燈就知道了
在使用自由意識看道德法律時 . 得特別謹慎 ....... 同過紅綠燈一樣 . 不是想過就可以過的
只要我喜歡 . 不一定都可以

4.
文化文化 = 人文教化 ..... 台灣人很缺乏這方面的素養 . 因它不能賣錢
但它時時刻刻影響我們的生活 . 在我們沒察覺不經意的時候 .... 潛移默化就是這麼一回事

提供某本書的1段節錄 . 給所有人思考 .....

引用:
人之為人的顯著特徵就在於 . 他脫離了直接性本能性的東西
而人之所以能脫離直接性與本能性的東西 . 就在於他的本質具有精神的理性面
根據這一方面 . 人按其本性就不是他應當是的東西

希望以上節錄 . 能重啟諸位對法律 + 道德 + 自由 + 教育 . 理性 .. 的思考

參考
舊 2010-12-17, 11:01 PM #41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xx123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