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lightwing
要比的話要和國外比
不是不同時間點比
以前台灣網路剛開始時
大約是1994~1999左右
台灣網路是和亞洲各國差不多甚至是領先
不管從價錢來算還是主要使用頻寬
到了2002年左右
因為台灣進步幅度緩慢,慢慢開始和後來進入的國家差不多
到現在已經輸給很多國家
不管是單位價格還是主要使用頻寬
至於最後一哩
當初釋出條件是要求第一類電信業者要負擔部分偏遠地區的線路和維修費用
結果民間第一類電信業者裝死...
最後是中華電信負擔所有的維修和偏遠地區的線路
所以最後一哩是歸中華電信...
到了光纖時代,中華電信乖乖自己舖線路
然後第一類電信業者還是裝死...只有在少部分地區如台北有鋪設..
甚至政府祭出M台灣計畫,還是沒啥用
光纖和ADSL最後一哩基本上已經無關,因為要重來...
現在偏遠地區如花蓮台東要要光纖,很抱歉,只有中華電信...Orz
要對比的話就是中華郵政和上大郵通,上大郵通對於偏遠地區是裝死....
有時乾脆拿給中華郵政寄....
要我說的話
當初最後一哩應該由電信局來作全部的維修和偏遠地去鋪設
然後由所有的電信業者來承租
記得當初那時有人罵說這種方法也是壟斷,要求釋出就是了.....
|
我來幫忙轉過來,免得某人眼睛一直只看他要看的而已...
簡單結論:民營業者只想撿好吃的柿子吃,然後對於要付出的基礎建設一概裝死...然後再鼓動不知情的民眾來抨擊中華電信或中華郵政,對其施壓搶奪那些民營業者想要的利益... 不要被利用了還不知道!
大家都知道中華電信比起國外&鄰近國家網路還有
很大 的進步空間,在這串回應的朋友有很多在別串討論中對於ADSL費用也照樣批判... 只是,更多的人也願意理性看待整個產業或問題在哪,而不會不看內情,只是一股腦抨擊中華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