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foxtm 你也到google去打"銅纜局"三個字,看完了再來討論一下種花是怎麼掌握到最大資源的?
 記得版上有香港版友分享過,香港也是沒開放last mile,競爭業者也都是乖乖重撲線路。
 為何現在香港的頻寬跟費用也發展的不錯?
 (雖然我個人覺得,香港那裡地狹人眾,房子都蓋的直入雲霄,經濟規模容易起的來)
 
 種花是隻遲鈍的恐龍,
 但遲鈍歸遲鈍,現實是我家三百公尺那唯一的光化箱是他們拉的。
 印象中版上有中華員工表示過,光纖可是要重鋪的,不是靠換線就有了。
 競爭業者呢?
 繼續電視上大打****~~美濃比大甲便宜喔~~繼續賺容易的錢。
 
 恐龍遲鈍,絕對該死。
 但是競爭業者也躺著裝死,縱容恐龍的遲鈍,真的沒有責任?
 | 
	
 
更正一點, 香港是有開放last mile,競爭業者不都是重鋪線路的, 可以租用對手的線路, 只是重鋪線路有個好處就是不用受制於人, 就像原本的香港電訊大白象「PCCW」(等於臺灣的中華電信)很多地點還在使用6M或8M的ADSL電話線上網時(比較接近市中心和較新建的大廈可能可以使用到它的30M上網), 它的競爭對手已經在使用100M甚至近來的1000M上網了。
補充一點題外話, 正因為寬頻還要講究它的線路頻寬, 需要自己鋪設線路, 而電話的使用不用這麼講究, 所以近年來PCCW已經在大量流失它的普通固網電話用戶, 有些競爭對手的固網電話的月費已經低至NT$120, 簽兩年合約還送超商禮券或家庭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