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小建
我們訴求汽、機車『共享』路權,廢除禁行機車道... 就有人還是想保有既得利益,讓汽車繼續獨享內側車道路權。
談到一起針對汽、機車『同時』做總量管制,就有人要『先』消滅之後才要管制汽車...
(誰曉得消滅機車後會不會說道路寬度夠了,所以汽車不需要總量管制了)
那邊訴求公平,合理;那邊一直在保護既得利益...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
好啊,要共享路權是吧,那一輛機車可以乘載5人的時候,機車就可以跟汽車要求一樣的路權。
日本汽機車是共享路權的沒錯,但是看看人家機車的數量比例:
http://blog.yam.com/saber/article/222685
根據2005年三月的統計,台灣的機車數量約為1288萬輛,日本的機車數量約為325萬輛,台灣的機車總數量將近是日本機車數量的四倍。(reich唐補充:2005年初,日本汽車有7459萬輛,其中小客車5500多萬輛,其他是大客車或是工程車那些)
從每一百人中所擁有的機車數來看,台灣每一百個人就有56.7輛機車,日本每一百人中有2.5輛機車。台灣每一百人所擁有的機車數是日本的22倍。
從每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機車數來看的話,台灣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355.8輛機車,日本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8.6輛機車。
台灣每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機車數是日本的41倍。
台灣的機車數量多,是因為台灣的經濟成長及都市發展的特殊時空背景所造就出來的。而日本的社會也曾經出現過「バイクブーム」(機車熱)。
(中略)
雖然日本的輕型機車駕照的考照年齡是16歲開始,然而
現在的日本的年輕人之所以不太騎機車,其原因在於日本社會在機車熱潮出現時,用了很多方法讓年輕人的生活無法和機車接軌。
70年代後半,日本許多高中都發起「三ない運動」:免許を取らない、乗らない、買わせない。(三不運動:不考機車駕照、不騎機車、不買機車)。儘管日本法律允許16歲以上的人騎機車,但是大部分的日本高中以校規禁止學生騎乘機車,當然學生家長也會進行配合。
80年代後半,因為機車的性能提高,造成交通事故增加,所以日本的機車業者開始停止在國內販賣750cc以上的機車。同一時期,業者也動自進行對機車馬力的限制。(略,這個跟台灣差不多)
另外,日本的電視也因為機車熱潮,而開始自動收歛,因此除了輕型的速克達的****以外,完全看不到其它的機車****。
儘管現在日本的機車熱已經消退,日本的電視上還是幾乎看不到機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