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kec
Major Member
 
kec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Terran Empire
文章: 283
補充一點鵝大講的歷史。

0: AMD 與 Intel 其實可以說是兄弟(或姊妹?),都是由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分出來的美麗孩子(Fairchildren)。當年的說法是 Intel 的專長是研發、AMD 強在製造、而 National Semiconductor 擅長行銷。

1997年的圖,現在矽谷已經大大不同了。


引用:
1:I社從頭到尾都沒找別人代工過X86,是IBM PC時代IBM不想吃single source的虧,強迫I社要授權其它廠商生產X86 CPU,所以8088/8086/80286/80386以至於到80486時代才可以看到百家爭鳴的X86(鵝還有印象的除了A社以外至少還有Fujitsu/Harris/Siemens這幾家)....

2:A社在486時期授權條件就和I社談不攏了,被迫用clean room方式搞了A社自己的486級的core出來,這也是後來有破100MHz門檻的486級CPU可玩的由來...

其實Intel當時授權其他廠商只到286。

IBM那時沒啥興趣生產386 PC,因為32 bit的bus增加成本,但沒有效能上的優勢(Intel自家286只到12.5 MHz,新推出的386也只有12 MHz;而同時的AMD 286卻有16 MHz,後來還推到25 MHz。) 當時也沒有什麼32 bit軟體。於是第一家推出386 PC的是Compaq,從此IBM不再是PC架構的主導者。Intel決定搞獨家,不授權386給其他廠商。AMD和Intel打了幾年官司才取得生產386相容CPU授權。IBM也有生產386的授權,但只能用在自家機器上,不能單賣CPU。

引用:
3:約略相當於I社Pentium時期,A社買了另一家搞X86 CPU的公司,以K6取代了其不太成功的K5...

NexGen,1996年被AMD買下。

引用:
4:後來A社又吸收了不少離開DEC的工程師,用ALPHA的概念搞出了K7,在此時SMP K7的架構就已經標榜point to point而非傳統的shared bus了....

5:K8時期A社進一步把memory controller整合進CPU中,並實作HT(包括隨之而來的NUMA)及X86-64等等HPC環境會須要的東東,這也是在server版Nehalem出現之前...
     
      
__________________
--------------------
一個航太時代的句點
2012年4月27日 OV-101 Space Shuttle Enterprise運抵紐約
舊 2010-03-13, 05:20 PM #1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ec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