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vn514026
老實說有難度.......其實2008年桌電版 8200/8300 剛上市時支援動態切換內建/獨顯功能,可以搭配 GTX280/260 65nm,但 nVIDIA 因為在DIY市場放這個功能要吃掉太多driver 人力、測試資源(想像一下 DIY 電腦會出現多少種組合),nVIDIA 最後廢除這個功能,只把這個功能開放在相對好開發、測試的筆電(筆電組合狀況單純太多了...)上。PCDVD的玩家或許都很少接觸Notebook,但事實上ATi、nVIDIA早就有類似技術在Notebook上,搭配 Intel CPU+X4500內顯,因為省電在NB上效果最明顯
新版的 Optimus 更吃 driver 開發人力.....要期待它重返DESKTOP真的有難度
|
的確,若沒有經常接觸到特定種類的 NB (可切換內建+獨立顯示),對這個技術的改變很難體會 ∼ 就算 NV 用 "舊Hybrid vs. Optimus" 來比對,甚至提供了影片,對一般消費者來說真的要一段時間。
甚至,若第一次就是用到新技術的使用者,大概認為近乎 "無縫" "即時" 的切換,是 "理所當然" 的事情。而不能體會之前 可能切顯示卡要關機在開 (很麻煩)、或者要等待好幾秒鐘這種事情 (OEM 還是嫌太慢)。
至於 DT,您的看法沒錯。技術有了,軟體有了,之後就看市場接受度與行銷策略了。不過,假若 A 公司也跟進這個技術 (應該會,不然一定會被 OEM 念說為何 N 有你沒有 (反正 OEM 就是這樣,和 A 抱怨 N 有你沒有;或者和 N 抱怨 A 行你怎麼可以不行)),或許之後戰場有機會從 NB 延伸至 DT,雖然機率還是不高就是了。
想想,若你的 PC,可以在需要時才開啟 GPU,其餘時間該卡 "0" 耗電,切換時間很快,又只用 "同一個顯示輸出接頭" (你不用拔來拔去),還算是個蠻 Green 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