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觀念太差,就不針對其一一回應了.
引用:
作者ysliao
兩輪的跟四輪是一樣的,磨擦力不足就會往外滑,增加迴轉半徑以提高向心力
至於壓車,是兩輪為了平衡,人為所做出來的動作,跟車子受力往哪邊翻沒啥關係,要是有辦法,也可以在開四輪的時候壓車,把翹高的內側車胎壓下去
|
引用:
作者ysliao
固定速度下,增加半徑是降低向心力沒錯;不過若固定角速度,增加半徑則是增加向心力
另外離心力是個"假想"出來的力,事實上並不存在;如果存在離心力,那不就代表向心力與離心力會相互抵消,物體將無法過彎
|
你錯了.
你都知道摩擦力(提供轉彎時之向心力)不足才往外滑,怎麼還會說要[增加迴轉半徑以提高向心力]?
往外滑的前後是速率相同,而不是角速度相同,所以,是為了減少轉彎所需的向心力而往外滑,增加迴轉半徑,使得[需要]的向心力減少才是(因為無法提供那麼多).
另外,離心力對慣性座標是假力,但對非慣性座標而言,一點都不假.
而且,[壓車]跟[翻車]真的是有絕對的關係.
1.對慣性座標而言,離心力的確是假力,無須考慮,確實沒有這個力存在.而車子的過彎,靠的就是摩擦力提供的向心力.
但是以轉彎的車子(非慣性座標)為觀察者時,離心力的確正好和向心力平衡,所以對車上的觀察者而言,合力的確為零,是走直線的,並不是在過彎.
2.轉彎時,機車如果不壓車,以轉彎的車子為觀察者,且以機車與騎士之重心為參考點時(註),重力,離心力和地面正向力對參考點無力矩,機車一定會被提供向心力的摩擦力造成之力矩往外翻而翻車;壓一定角度的車時,重力與離心力對參考點仍無力矩,但地面正向力卻可提供往內翻的力矩,以平衡向心力之力矩,使機車安全過彎.
另外,汽車過彎時,車身會往外翻也是相同的道理,就不再重複.
註:若以輪胎和地面接觸點為參考點時,重力,向心力和地面正向力對參考點而言,均無力矩.促使機車往外翻的,是離心力造成的力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