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筆戰!
只是有個問題想請教,
問:
intel平台上
同架構ntebus的屎羊為何跟P4差距這麼大?
答:
L2快取太小
L2大小跟CPU效能是成正比上升,沒錯!但是永無止境的上升嗎?
就130nm的CG跟90nm的EG比好了,1M的P4比512K的P4效能快上多少?
........................................................................................................
為何你會把為Intel設計CPU的那套方式直接套用到AMD的CPU上?
換言之,就是看到Intel怎樣怎樣就認為好,AMD就一定要跟著做嗎?
K0586開始AMD玩4個純量管線,是一個奧招嘍?
因為K5打不贏486

K6是小偷之作的代表,除了3D NOW之外,沒啥創意!
在時脈當道的年代裡,AMD的K7用了一個不利於時脈增加的超短管線架構也是笨蛋嗎?
P4總共28管,K7才12管,兩者時脈差距拉大到800MHz...時脈高才是王道阿

...
AMD64 64/32 BIT兼容模式的推出也是笑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