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qqqaaa330
*停權中*
 
qqqaaa330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7
文章: 834
Wink

引用:
作者everspiral
我不想筆戰!
只是有個問題想請教,

問:
intel平台上
同架構ntebus的屎羊為何跟P4差距這麼大?
答:
L2快取太小
L2大小跟CPU效能是成正比上升,沒錯!但是永無止境的上升嗎?
就130nm的CG跟90nm的EG比好了,1M的P4比512K的P4效能快上多少?
........................................................................................................

為何你會把為Intel設計CPU的那套方式直接套用到AMD的CPU上?
換言之,就是看到Intel怎樣怎樣就認為好,AMD就一定要跟著做嗎?

K0586開始AMD玩4個純量管線,是一個奧招嘍?
因為K5打不贏486
K6是小偷之作的代表,除了3D NOW之外,沒啥創意!
在時脈當道的年代裡,AMD的K7用了一個不利於時脈增加的超短管線架構也是笨蛋嗎?
P4總共28管,K7才12管,兩者時脈差距拉大到800MHz...時脈高才是王道阿...
AMD64 64/32 BIT兼容模式的推出也是笑話?
...


我也從來沒想過要筆戰
你說的什麼管的我也都不懂(只爬過知道那些管是用拿傳送資料的)~我只聽過小管吸管水管~

但你說:P4時脈高快取又大很好阿,怎麼一堆人在推AMD,那個時脈低快取又小的東西呢?...<<<這又證明時脈跟L2不能客觀衡量效能~效能的展現是在整體且相同平台排除任何外在主客觀因素而得~故AMD將之名為3000+及2800+!換言之3000+>2800+

而你又說:不同架構的東西,最好別用時脈/L2大小等等的外觀去判斷...<<<這又打翻了前面一堆人說L2大小是SP重點的理論,這也是為什麼AMD首先用PR值來表示CPU的命名

你還說:給你一句話:[古話:人不可貌相。] 那CPU呢?...<<<這又說明了不是光看SP的L2就能論斷2800+>3000+(就因為L2較大?),否則AMD有什麼理由要將時脈1.8G的PR值名為3000+~1.6G的名為2800+~再補一句:海水不可斗量

CPU的全名是什麼?裡頭有哪些東西...多爬文吧!....<<<自認上PCDVD所爬的文沒你多!這點我認栽
舊 2007-04-05, 09:25 PM #3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qqqaaa330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