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Antress
Advance Member
 
Antress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6
您的住址: 台北股市
文章: 486
7.Reverb

主要的空間效果之ㄧReverb,即使一般聽音樂的朋友對效果器不認識,都至少會知道這一款,Reverb、Echo、Delay之間有一些共通點,基本主體都是由Delay的聲音構成,但實際運用上卻又大不相同,這邊我們以最常用的兩種Reverb型式介紹。

分別為純數位式Reverb,和Impulse Response。

純數位式與IR式都有各自不同的用途,IR由於會以真實空間的反射聲做為取樣,真實性比純數位式來的高很多,Delay化的感覺也較強烈,但遇上一些需要虛擬空間感的音樂時往往還是會使用純數位式。

他們都有一個相通的操作方式就是Response本身的ADSR,Attack、Decay、Sustain、Release,偶爾各家Reverb會用不同的名詞來標示,也由於Reverb內部多為乾濕相加的結合方式,為了讓濕的聲音不要太純粹,往往也都會搭配一組EQ。

先講純數位式,純數位式由於是虛擬空間設計,大致會有這些控制項目。



基本:

Predelay:決定乾的聲音開始到Reverb聲音開始之前的延遲時間。
Room:決定虛擬空間的尺寸。
Reverb time、Decay、RT60:決定Reverb發聲時間的長短。
Wet、Dry、Mix:調整乾濕度。
Filter:Reverb聲音本聲的濾波器。

次之:

Width、Diffusion:調整Reverb所擴散的寬度。
Early、Damping:控制Response及反射體的毛絨度。
Ambience:控制環境的感覺。
Reverb EQ:進階使用於Reverb本身的EQ。

附屬:

Input、Output:控制Reverb的輸入與輸出量。

第一件事情,我們先決定Room size,這個設定可以直接由混音內容本身來判斷,儘可能的是一個混音之內不要使用太多不同的Reverb,因為Room size通常都是設計上供參考,每一家Reverb標示的空間感不一定能相融合。

接著調整Reverb time或Decay,數值不用太多,可避免干擾其他樂器及加上Reverb本身聲音後的樂器解析度,少數你可能會看到Decay方式特別標示為RT60的,RT60是一套精確的Reverberation聲學運算公式,研發於1922年,通常這種Reverb都將反射方式計算在RT60 = k(V/Sa)之下,最大到最小衰減音量有60dB整的相差,所以如果使用RT60所計算出來的反射空間感,在數位Reverb當中空間準確度及擬真度會比其他種方式來的更高一些。

Reverb time調好之後,要是聲音太糊或混音的亮度不對稱,可以試著調整EQ及Filter,最後控制這個Reverb的乾濕搭配,Reverb的感覺就出來了。

偶爾你需要把聲音打遠,但是Wet、Dry並不是相對控制的話,那麼適度的Wet,並減少Dry的聲音就可以將聲音往內打了。

Width、Diffusion可以控制Reverb room的寬度,Early、Damping則可以控制反射的形式與材質,當然由於他們都是虛擬的,一切依你對這首音樂混音的想法去調整即可。



接著介紹Impulse Response式,Impulse本身雖然已經錄製好一個形狀,但要將這個聲音使用在Reverb運算當中,會比數位式更需要做朔型的動作,並且使用的是ADSR的方式,以SIR為例,控制項目如下:

Predelay:決定乾的聲音開始到Attack之前的延遲時間。
Attack1:起始Reverb聲音的強度。
Attack2:起始Reverb聲音的長度。
Envelope:同Release,消退時間的長短。
Length:同Sustain,發聲時間的長短。
Stretch:同Decay,強度。
Stereo LR:控制立體聲寬度。
Reverb EQ:控制Reverb聲音本身的EQ。
Wet、Dry:控制乾濕度。

透過右邊選單你可以選擇Impulse,Reverse鈕可以反轉Impulse Response,ADSR控制項目上方有圖形參考,使用上很方便,加上數位式的使用方式,IR式其實用法不會差異太大。

Reverb主要目的還是用來朔造空間感,因此適量調整到空間感有出來即可,特別樂器多的時候更需要適量,不當使用Reverb往往大幅降低整體混音解析度,並且Reverb本身的美感也會被破壞。

如果你使用發送,建議將Dry拉到最低,可避免連同乾的聲音再發送一次,發送軌本身也可以做混音的動作,要是不喜歡Reverb自身帶的效果,那麼可以在發送軌上搭配其他效果器。
舊 2007-03-30, 05:51 AM #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ntress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