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Equaliser、Filter
EQ其實是很單純的,透過三個動作即可改變頻率型態。
Freq決定動作頻段。
Q值或Bandwidth決定頻段的寬度,Q值大的話,寬度就小,聲音比較不自然,但音量上的影響也比較小,Q值小的話,寬度大,聲音則自然很多,音量也反過來影響很大,而Bandwidth則和Q值相反,數值越大寬度越大。
Gain、Boost、Atten增減該頻段的量,使用Boost和Atten最有名的為Pultec EQ。
也由於EQ多設計的不太相同,組合方式很多種,所以我們用兩個功能比較完整的Linear Phase EQ來介紹。
這兩顆Plugin都是五段EQ加高低段Filter,五段LF、LMF、MF、HMF、HF,分別代表低頻Low Freq、中低頻Low-Mid Freq、中頻Mid Freq、中高頻High-Mid Freq、高頻High Freq,使用上不但沒有比較不方便,且發揮度很高,但缺點是這兩顆EQ本身也不帶個性,所以他們的個性得由你自己決定。
而Filter一般如果寫做High Pass,則表示它是保留高頻的Filter,只砍低頻,如果寫做High Cut,表示它砍高頻。
他們也都有支援讓你自訂Filter的量,如Cambridge只要按Filter In上面的鈕就會出現選單,最底下Bliptic模式有時也稱作Killer,會豪不留情的將設定的聲音砍到低。
因為一般都認為,自然高頻往往不足,衰減高頻比衰減低頻機會少很多,且更不需要使用到砍的方式,所以偶爾你會看到一些EQ只有帶High Pass Filter,對於這種EQ,需要衰減高頻的時候使用Shelf或Peak即可。
Cambridge每一段都有個Shelf的開關,開啟他的話,該段則會變成Shelf模式,Shelf模式下調整聲音比低Q值來的更自然,但動作範圍也會大很多,也就是從你所調整的Freq到底都會做動作,High Shelf會連帶到最高段,Low Shelf則連帶到最低段,ABC可以切換該段三種Shelf型式,五段都是分離的,沒有開啟的話,則是一般的Peak或Dip模式。
SV-517則只支援兩段可切換Shelf及Peak,可以由左下角的Shelf開關設定連動Shelf型式,Curve線型會稍不相同。
Peak模式下的Curve線型,Cambridge及SV-517都使用同樣連動的設定,Cambridge在右上角按下TYPE切換及可切換,SV-517在左下角Bell切換,各有三種。
需要調整兩種EQ做比對的話,Cambridge右邊可以切換A及B模式,IN關掉代表Bypass,SV-517則在右下方,A -> B表示Copy to B,B -> A表示Copy from B,沒有按複製的話,那麼直接切換到B模式會看到一個沒動作過的EQ Curve,FLAT表示Curve還原平直。
SV-517另外附了頻譜功能,方便邊調整EQ邊查看頻率狀態,按下Spec鈕開啟。
需要設定Curve顯示範圍大小時,Cambridge直接按右上方的Zoom + -及可切換,最高40dB到最低-40dB,SV-517則必須進入Setup鈕,最高24dB到-24dB。
既然有這麼多段可以讓你自由調整,那麼也就可以做一些不一樣的DIY了,這邊一個例子,假如我們需要Boost高頻,想增加的量很高,但又不希望刺激性太強烈,那麼有一種方式是你可以用兩段來做加減,將頭給打平。
第一段直接先Boost上去,例如2KHz,Q值1.14,Gain 17.6dB。
第二段調到差不多的頻段,但是Q值大一點,改成Gain -3.8dB。
這樣由Curve看上去,頭不但打平了,實際在聽聲音的時候,Boost量依然有達到目的,卻也變的比較不那麼刺耳,當然還有很多其他自己DIY EQ的方式,只要在這種Linear Phase EQ上都可以有很大的發揮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