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n_akemi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3
您的住址: Earth
文章: 916
引用:
作者nzcym
光看 "藥理學" 與 "免疫學" 還是解決不了問題 , 因為沒把個體在 "遺傳學" 上的差異考慮進去
大哥...免疫力的差異性不只是基因遺傳的問題,所以遺傳學不會談到那麼細地~~~
遺傳學會談的絕大多數是外徵與遺傳病,然後光是講排列就可以把學生玩到死。
至於免疫學談的是免疫系統與免疫反應,而藥理學談的是藥物機制與吸收循懷。

真要談感冒,就要先從癥狀與就醫行為說起...

先釐清一下身體不適的觀念...
第一、當人體有病源體侵入並不一定會致病,因為跟個體免疫能力以及病源數量有關。
第二、確定染病之後,有些疾病有潛伏期,有些則是持續與免疫系統玩賽跑。
第三、入侵源短暫勝過免疫系統才有癥狀陸續出現...

當人的身體狀況好時,免疫系統就活絡,攻擊外來物的效率就高。
反之活動就低、效率就差,活動低還會影響到外來物辨識的能力...

因此,感冒到有癥狀且讓病患感到不適,有的需要很久時間,有的一兩天就發病。
有癥狀且足以影響到病患的日常生活,或者癥狀輕微卻遲遲未能改善...
請就近至一般診所或地區醫院看診,先確認是不是其他疾病以及是否需投藥。

然後免疫系統大致上分成辨識、攻擊與輔助三個作用
有的人辨識率低,常要入侵源數量夠多才會啟動攻擊機制...
再加上每個人"反應"不同,有的人已經很嚴重了"才想到"要去看醫生,有的人還沒什麼癥狀就已經痊癒。

因此,有人反應遲緩、有人根本沒什麼癥狀,有人一兩天就痊癒、有人一星期還沒好...
只要不是其他疾病、沒有免疫能力的問題、癥狀不是持續惡化...遲早會好,快慢而已。
至於想要痊癒速度加快或是想要癥狀減輕不影響生活?聽起來比較像是"個人需求"...

就好像有人覺得時速90就很快,有人120還嫌太慢一樣;
有人覺得國產車就可以,有人進口車還不能滿足...純粹也只是個人感受不同而已。
再說了...就有網友說明是藥物的部分不給付,而非就診也不給付了...

至於後段病歷問題...跟主題無關吧?
舊 2006-11-24, 01:49 PM #9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_akemi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