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jor Member
|
我不想被打,我想回家唸書
◎人本教育基金會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發生在兩個堅持「不要被體罰」的孩子身上。
「你們考得那麼差,有沒有好好反省?」在一個國中課堂裡,老師看著滿江紅的考卷,激動的問孩子。
那是英文考卷,全班幾乎都不及格,明明都已經教過的東西,還考這樣?老師掩不住生氣:「老師給你們兩個選擇,一個是少一分打一下,一個是回家罰寫,自己想一想,要選哪一個。」
老師一說完,全班鴉雀無聲,幾個考得特別低分的同學面面相覷,教室一片低氣壓,反正,不是「愛的小手」要落在自己身上、就是得要機械式地不停抄寫,手痛或手酸的差別而已。
所以進行了調查,在老師給的兩種「選擇」下,每個人都選了回家抄寫,不過,有兩個孩子例外。
這兩個孩子舉起手來,示意有話想說,老師點了其中一個孩子發言,小女生慢慢柔柔地說:「老師,我們考不好是因為沒有認真唸書,被打或罰寫,我們可能還是一樣不懂,所以我不想被打,也不想罰寫,我想回去唸書。」
那是一段很清楚事理的話,而且,孩子願意跟已經準備罰學生的老師說,也代表了他們對大人的信賴。
老師沒有生氣,只是納悶著,不知道怎麼立即回應。後來的結果,就是所有原來自願罰寫的人,還是都回去罰寫了;但是這兩個孩子,可以照自己所說的—「回家唸書」。
「我不想被打,我想回家唸書!」短短一段話,孩子清楚地點出,在教育的場域裡,暴力沒有存在的必要,而老師和孩子都應該要做的,是認真的想透問題、解決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
無所不能,有所不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