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vandenbroucke
Golden Member
 
vandenbrouck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3,163
敝人曾在人本的相關單位工作過,講一些敝人所知道的東西

人本的網址
http://hef.yam.org.tw/

人本絕對不會只出一張嘴,
人本做的事可多了
1.辦森林小學,
2.以及類似中途學校的基地(for中輟生),
3.探訪學習不順的學生,受虐生,並研究個案討論情況
4.辦社區大學(國內社大的發起者之一),
5.提倡自主學習(兒童至成人),
6.推廣社區營造,
7.推廣非學校化社會的態度和方式
8.他們自己也做教學教材(紙本,書,多媒體),
9.他們也開課程,給有興趣想接觸的學生和教師們進修
10.他們有辦一本雜誌,去金石堂或墊腳石也許可買得到

他們缺錢可缺得很,基金會員工薪資偶有拖欠的情況,所以常需要外界捐款

一切以人為本,以人本主義為出發點,人不是工具,而非被制度和教條綁死

有人是簡化說,人本基金會的立場,是和傳統師範學院相反的,當然也有人反對這種說法

什麼是人本主義,這個來自於西方的名詞學說 humanism敝人用Google查一些解釋給各位看看

http://www.google.com.tw/search?hl=...%E5%B0%8B&meta=

http://72.14.203.104/search?q=cache...tw&ct=clnk&cd=1
壹、前言

人本主義的主要思想有下列幾點:(蔡碧璉)

一、以正常人的需要為研究對象,重視動機、情感、慾望、價值、責任等複雜之內在歷程。
二、尊重個人行為的完整性,對人性持樂觀看法,相信人性是善的,且具有無限潛能,強調自我實現。
三、主張改善環境,以利人性充分發展。

反對行為主義(片面、幼稚)和精神分析(傷殘)之窄化與偏頗。在人性的解釋上,人本主義主張人生而具善根,只要後天環境適當,就會自然的生長,是相當重視人的價值的。(張春興,1998)因此,人本主義對教育提供兩個角度的反思:

(一)、科學技術的教育取向與人文社會觀點的教育取向;
(二)、知識技能學習的教育內涵及全人格培養的教育內涵。
因為人本學派心理學的理論中,特別強調個人本身經驗所感受的意義,學習內容或材料,如果對學生沒有產生個別化意義,學習成效就無法產生。奠基於人本心理學的教育理念是,強調人性尊嚴與價值,注重情意教學與潛能發展,(朱敬先,民89)希望幫助個人發展自我成為一個全人,成就獨特的自我,進而幫助學生發展自我的潛能。


---------------------
當然,人本執行他們的理念起來,常會受到傳統師院派的反對,因為教師的絕對權威階級被挑戰了,而社會/家長也不一定全盤接受。
至於人本常上媒體,利用媒體,其實這也是一個沒錢的社運團體的無奈,就像消基會也是民間團體,常常也是需要靠媒體幫忙。
人本也常常受到阻礙和打擊,但他們是一再的堅持,若熱誠不是能長久,依照台灣人三分鐘熱度的天性,人本或許早沈不住氣就鳥獸散了。



----
人本基金會給小弟敝人的啟發是,社會上沒有完全王道的東西,就連人本基金會常自以為正確的人本主義精神,也常被受到質疑挑戰,但要容忍異己和多樣性是很重要的,並重新檢視人和人之間的相處關係

--
小弟從小被長輩打罵的經驗也不少,自然也痛恨這種階級不平等而帶來的暴力,
長大不會想再用打罵的教育對待小孩,打罵只是在發洩和顯示自己的無能,
小弟是沒有孩子,但至少過去的家教的經驗,沒有打罵,
並救回一個成績爛到邊緣的學生,還解開他的家暴陰影,此感辛慰
舊 2006-05-17, 05:10 AM #3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vandenbroucke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