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drance
不...影像辨識系統的攝影機跟車牌辨識用的是同一種的~!
基本上的限制都是一樣的~!差別只在辨識率上的不同~!這就要看各家的軟體了~!
|
所以你們在所使用的攝影機都是一樣的,光車流跟車牌所使用的攝影機跟我詢問的多家廠商的回答就不一樣,他們強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鏡頭的廠牌,他們也會提出許多原廠證明及保證書,另外在辨識率上其實每個單位或企業行號也有自己驗收的方式,不過關係好確實有差,當然有辨識率較差的廠商,另外都會提出免費的補強的Solution,辨識率好的也有補強Solution,不過就是要另外付費買的,說法會說只是為了讓客戶心安買一個保險而已。
引用:
作者drance
在市民大道橋上上的攝影機~!是架再道路正上方!
各位經過台北車站附近的時候可以看一下!車道上方像監視器的就是了!
在那邊的設計比較奇怪!是用抓車牌的方式來做統計的!
以A車從第一隻攝影機到第二支攝影機之間的時間,來判斷目前車流的速度~!(別問我為什麼這樣來判斷!可能跟標案有關吧!但他的運作方式就是這樣!)
|
你所說的統計方式只是車流統計方式的一種,在標案訂出規格中不合理的地方,廠商也可以提出抗議,基本上修改判斷車流速度的方式問題不大,但如果本身是統包或是代理、經銷商,自己沒有修改能力,那就很難符合規格。
引用:
作者drance
老實說來!全世界的車牌辨識系統都是差不多的,功能及限制也都是差不多!
主要限制都是卡在攝影機上!目前攝影機的發展上限制太多!不能太暗!不能太亮!
唯一差的就是在架設的經驗上!(這才是最主要的影響)
|
這句話很有爭議,我不覺得差不多,光"辨識率"就差很多,有的系統有很多瓶頸是無法改善的,只要相同的變數條件一出現,就是一定會出槌,但有的系統卻不會有這種情形,所以廠商之間彼此競爭激烈,常會說出對方的缺點來說明自己的系統比較好,如果都差不多,就選最便宜的來用就好了,我之前也說過,再好的辨識系統用不適合的攝影機還是很差,每家廠商都會誇口說自己辨識率有多高,卻提不出一個公正的第三者來證明,通常我們都是以子之茅攻子之盾,找出最好的Solutions。
引用:
作者drance
至於開標飾選的部份...那我倒是覺得是目前從以前到現在政府採購的大問題!
能開標或是標到的並不是最好的,而是關係最好的或是價格最低的!小弟...
|
這跟標案價格也有關係,現在並不像以前那樣,純粹靠關係或是價格,關係要有,但東西也要過的去,才不會被抓包,對那幾億的標案,沒有人敢隨便驗收,因為有單位會跟的很緊,一不小心就被抓包了,連開會都要很小心呢。
Relax...純粹討論而已,我也同意比現行ETC好的方案真的很多。
P.S 之前在協助處理幾億元含影像辨識系統的相關標案,所以Survey了不少家產品,這是每家廠商對我問題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