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w.news.yahoo.com//051118/195/2jqrh.html
美國研究:恐懼感... 也是基因控制!
----------------------------------------
人會感到恐懼也與基因有關!美國研究員找出「恐懼基因」,會控制大腦製造恐懼情緒,老鼠身上實驗顯示,關閉這個基因的作用後,老鼠就不再害怕原本讓牠恐懼的事務。
紐澤西羅傑斯大學的舒麥亞茲基指出,「細胞內磷酸化蛋白質」,又稱為oncoprotein 18就是人體中的恐懼基因,集中在大腦的杏仁核區域,此區負責大腦的恐懼和焦慮反應,這個基因會使大腦產生恐懼的情緒。
研究員透過基因改造讓實驗老鼠缺乏這種基因,結果老鼠行為出現異常,比較不會記住恐懼反應,因此會開始從事之前令老鼠恐懼的行為,例如原本老鼠會害怕處於空曠開放的空間,恐懼基因關閉後,就比一般正常老鼠更勇於探索。
研究報告說,人類接觸到令他恐懼的經驗後,這種反應情緒會記憶在杏仁核中,而「細胞內磷酸化蛋白質」則可能可以控制先天或者後天造成的恐懼感。
共同參與這項研究的哈佛大學醫學院細胞神經生物實驗室主任波夏柯夫說,這是首度發現這種蛋白質與恐懼情緒有關,舒麥亞茲基認為,「這是研究學習和記憶領域的一大進步,也能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恐懼症,邊緣性人格失調等有關恐懼焦慮的疾病有更多了解。」
這篇報告刊登在「細胞」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