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Artx1
唔,我覺得這樣說Dithering好像不太對....
Dithering是透過更高頻的取樣,加入一個設計過的隨機雜訊後,再降低到低頻的作法,
雖然會增加量化誤差(因為加入雜訊),但是以人的感覺來說會減少失真,
所以應該是10bit的原始畫面dither到8bit吧。
這個功能的用途,應該是針對還不支援10bit顯示的WinXP,以及LCD等無法達到10bit的顯示設備,對它提供維持8bit輸出、但是仍然可以對畫面帶來改善的相容性模式;而這部分Parhelia也有提供。
畢竟,LCD目前的unique color既然只有6~7bit,你把8bit -> 10bit後再塞給他,
當然還是只有6~7bit.....
把10bit的畫面透過dither後降為8bit,就會變成"比較好的8bit",再讓6~7bit的LCD顯示,就會比較好些。
至於EIZO的Dithering,應該也是對訊號做Oversample,然後再Dither回去低解析度?
----
FP16的部份....
根據以前3DCenter提過的說法,N...
|
糟,我已經亂掉了...
我的認知是讓6 or 8bit的螢幕能有10bit的效果,而不是知道是否有10->8這一段
我會問問ATI那邊的,不過我想你是對的...這樣就不會和LCD內部的Dithering相衝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