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寫以下落落長的三個簡易論點,方便不想看太多字的網友:
1. 除了優點,若已知道缺失之處,最好順帶題。
2. 廠商標示之瓦數,即應代表該機器能在該瓦數長期運作。
3. 一個數據若沒有實際測量的資料,則僅是各種數字的組合。
*** 分隔線 1 ***
有網頁可以簡易估算,當然對使用者來說是很好用的工具。
但是,除了告訴網友這個好用工具之外,若能附加些說明,或許會更好。
(您可以說是小弟龜毛,不過善盡告知義務會比較沒有爭議,雖然網友可能只挑連結與結論瀏覽)
*** 分隔線 2 ***
當消費者購買一顆 2.0G 的 CPU,若廠商說:「歹勢,這顆 CPU 上面標的 2.0G 僅供各位參考,不能跑到 2.0G 不是我們的錯」。消費者會怎樣想哩?下次還會去買這家廠商產品嗎?
同理,當消費者購買一顆 400W 的 PSU,就算沒有人會真的去滿載操作,但真的有一天假設工作在近滿載,這時電源罷工了,消費者應該:
(A) (摸摸鼻子搔搔頭) 嗯,這是自己的錯,我怎能要求廠商出一顆 400W 但不能跑 400W 的 PSU!
(B) 這是啥爛廠商!標示不實!
若大家都以 (A) 這樣想,那 PSU 廠商就樂翻天了

。反正只要消費者發現不足瓦,絕對不是認為是廠商的錯,反正他會去買個更高瓦數的產品。於是乎,拿個低瓦數充高瓦數,反正料一樣價格不一樣,多賣多賺。
這種狀況是否普遍?老湯網站的「Live Stress Test - Power Supplies Under Full Load」一文,測試 PSU 可否達其滿載標示,可謂血淋淋的指出這個欺騙消費者的狀況。
網站:
http://www.tomshardware.com/howto/200507111/index.html (不清楚這篇有無中文版)
*** 分隔線 3 ***
比較該網站與 XBitLab 網站實際測量數據,以 GF 7800 系列比。
Xbitlab 網址:
http://www.xbitlabs.com/articles/vi...e7800-gt_5.html
Xbitlab 其他測量:
http://www.xbitlabs.com/articles/vi...nv-power_9.html
Xbitlab 估算網頁
GF 7800 GTX 80.7W 100W
GF 7800 GT 56.7W 85W
GF 6800 Ultra 63.7W 105W
Radeon X850 XT PE 71.6W 100W
以上僅舉一例。
*** 分隔線 4 ***
有估算網頁很方便沒錯,但電腦耗電不可能全部總和計算,要驗證這句話的最簡單作法,便是使用簡易 AC 瓦特計測量瓦數後之後「打七折~八折」 (edited: 打折是必要的,因為要計算轉換效率

),這個方式最麻煩的,反倒是要想盡辦法用軟體讓所有元件都在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