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jor Member
|
這是我個人覺得有效的方法~~
1:運球
有些很準的投籃手 自以為很厲害 所以運球都不練....國中比較多這樣的~
這樣很容易被敵人包抄...敵人只知道你很會投球 不會運球....
運球你必須學會(依順序)
1:單手運球
2:回轉運球(就是單手轉一圈)
3:左右手交叉運球
4:跨下運球
會這4個因該夠了~不要先學投籃 要先學運球 學會在練上籃...
其他不是說很重要~~(耍酷用的)
這樣不夠喔 要練到球人合一 怎麼運球都不會掉
2:投球
不斷投籃 投到有感覺就好~~(投籃方式依夠人喜好)
NBA方式是比較不容易被搶到球...不過一不好就會歪
必須練的(依順序)
1:近距離投籃(有些三分很厲害的 在近距離一直肉包)
2:三分線投籃(會這個可以加很多分數)
4:跑步投籃(跑步的時候 可以投進籃框)
5:反應球(隊友一傳給你 你馬上就可以投籃 而且可以進)
6:後躍式(這個...看個人 就是後跳不會被敵人蓋火鍋)
其實會前三個就很厲害了~
3:搶球
搶球容易就打手....所以要偷襲!!
1:蓋火鍋(敵人要投籃的時候 你就把他蓋住)
2:後抄(敵人單手運球比較好抄 從後面搶球)
基本上搶球沒有什麼技巧...上面只是常用的方法而已~~
搶球因該是要靠感覺
4:假動作
作假動作可以騙敵人~~
1:投籃假動作(小心兩次 ...)
2:交叉假動作(右手運球 敵人會以為你要從右邊過去 然後你在換左手 敵人又以為你要去左邊 這時你在換右手就可以騙過敵人)
3:上籃假動作(假裝上籃 然後傳給隊友)
4:斜眼(讓敵人以為你要傳給A隊友 其實你要傳給B隊友)
以上只是基本動作 不過真的全部可以做到的話 我敢說很強
其實這只是一點點 其他各為自己發揮!!
上籃的方式千變萬化....用說的根本說不玩~
不過我覺得要先練運球 運球練完 其他都很好練
以我個人的觀點稍做補充:
1.運球
單手運球:先以個人的習慣為主,使用左手或是右手不斷的練習單調的基本運球,直到你不需要看球就可以順利前進為止,這是最基本的。(若是只看球,那隊友在跑位時你也看不到喔)
※其實若有心繼續練運球的話,最好也可以抽些時間用相反的手練習運球。以備不時之需。
左右手交叉運球:顧名思義,就是使用左手及右手交互運球的一種運球方式。通常使用在過人或是尋找隊友時使用。在過人切入時相當好用,可以搭配眼神、身體的虛晃動作使用,成效更大。進階可以使用跨下交叉運球過人。
轉身運球:轉身運球的重點在於下盤,也就是你的骨盆以下。第一個重點不需多說,就是要有穩固的運球基礎。其次就是要蹲得低。
也許有人會問:重心低動作就會變慢,這樣不是反而無法快速的通過對方了嗎?
這想法是不正確的。轉身運球最大的重點是使用你的身體將對方擋住後迅速的通過對方。也就是說,迴轉後你的身體應該是擋住對方的阻擋動作,並且將你的球保護在你的懷中,在對方重心尚不穩的狀態下迅速的將球運出,此時才將力量爆發出來,如此一來,將會破壞對方的防守結構,接著就可以上籃或是傳球。
跨下運球:跨下運球的基本即是破壞對方的重心,藉以達到擺脫對方防守的一種技巧。跨下運球的種類很多,變化方式更多。要想使用跨下運球,基本運球更是不能偷懶,大家都知道 Allen Iverson 吧,他的運球是靠著毅力每天不斷的用椅子擺在各種不同的位置使用各種技法不斷的練習,才有今天的成果。當然也不是擺幾張椅子就可以達到他的境界,當初他光練習單手運球就用了3-5年的時間,因此可以知道基本運球是多麼的重要了。
今天就先聊這些吧,上班時間到了,下次再繼續聊投籃的練習及技巧。..^^..
我的經驗是要看你是雙手單手,單手所需要的穩定性練起來是最好的,當然因人而異,
小地只會單手,雙手只是玩玩~單手的話我是學喬丹教的(好像所有NBA射手也是這樣)
大拇指和小拇指以及另一支手是輔助和穩定球,尤其小拇指和大拇指能拿越穩越好,球
可以選擇食指和中指為控制球的方向,身體的平衡也是重要.
如果是右手的話,左手只是輔助,同理,球的重心是在右手。會覺得像是射偏嗎?那應該是姿勢還要調整,我記得我一開始感覺也怪怪的,但是練到後面連球的落點也可以掌控了,還不賴∼
是右撇子的話,手掌能盡量撐開,但是只需要像是你的手包覆球的感覺,拿越穩越好,就好像第一點所說的,左手只是輔助,就好像是幫助持球一樣,以單手控制方向為最佳,還有姿勢變換基本上練熟了對你來說不管怎麼變都會很穩,如果覺得不好控制就是要多投籃練習。
練到最後你會覺得你的手和眼睛到你出手會同一直線。
練習不要想太多,必須長時間反覆練習才能慢慢抓住訣竅,還有,投籃時要記得輕輕吐一口氣,以免手會壓迫到肺部導致不舒服,
共勉之,小地 還在努力練習中∼∼
上面是我在別的網站PO的投籃心得....不過我還是想補充的更詳細...
1.手舉到額頭左右...方便瞄準
2.手軸擺動幅度要小,以免出手時有不穩的情形....
3.套句上面所以大大的話 練習在練習還是不二法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