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半瓶醋
Master Member
 
半瓶醋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松山~
文章: 2,446
  《十七歲的天空》        文/何瑞珠


雖然我自稱是周星馳的超級影迷,但我的香港朋友都不認為我真的看的懂周星馳,他
們認為周氏風格是很港味的,有些俚語無法翻譯,有些食物外地人不懂滋味,意思好
像是說,我們同樣都吃了魚蛋,但我因為基因的關係,天生味覺有問題。「就像外國
人不會喜歡吃你們台灣的臭豆腐一樣。」他們信誓旦旦的說,周星馳的電影與香港民
眾生活全然融合,他在耍賤之中,同時體現出真正的香港庶民精神。《十七歲的天
空》某部分而言,就如同周星馳的小老百姓電影般,導演企圖體現所謂的台灣庶民精
神,同時還充滿著台灣的在地風味。

其實這部電影劇情很單純,甚至類型化到一目了然。台灣從早期台語片《台北發的早
班車》之類的,就不停闡述鄉村和都市的二元對立,總是可憐鄉下孤女到城市打拼,
城市是罪惡淵藪,鄉下清純小花最後逼不得已墜入風塵,或者在城市中學會人世的無
常。所以《十七歲的天空》中的處男們(小天和小宇)得從南部來,至於他們在台北
遇到的愛情兼性啟蒙者則不約而同剛好都是外國人。

劇情中規中矩但影片嚼起來卻清新可喜,原因可能是配角們個個鮮明搶眼,而電影部
分枝微末節的笑點還真體現了台灣的庶民文化。譬如說,那水電工的明喻,大概只有
台灣人懂得,為何「水電工」這三個字這麼好笑。而劇中那些眼熟的台北景點和名
店,少了《向左走,向右走》的夢幻,更增添正港本土味。

這樣一部很當代台灣味的電影,卻完全沒有舊有國片的包袱,《十七歲的天空》雖然
成本低的嚇人,但演員仍須是俊男,必須有既定的知名度和觀眾魅力,而不是國片慣
用的「普通人」,劇情沒有喃喃自語,編導既也不想剖析現代人生活處境,也不想緬
懷或探討台灣定位,也沒有藉電影諷古喻今,總之他們就只想拍部好看有趣的電影而
已,至於這部少了遠大志向的電影,才終於讓電影又重新回歸為大眾娛樂的一環,既
不是代言工具,也不是難以下嚥的藝術。

電影裡的台北看來很國際化又充滿包容力。雖然現實中,台灣的年輕人不見得真能如
此不掙扎的當群快樂男同志,雖然現實中的台北不見得沒有惡意、偏狹和排外,雖然
現實中的愛情比電影複雜多了,但我總覺得我們這個城市就是個會出現「生菜沙拉燒
餅」的地方,希望這群年輕人的自創品牌能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
現任駐腳地半瓶醋的youtube頻道

粉絲頁--半瓶醋愛講話

想參加別的投票活動請至--搖醋影評合集--投票活動總動員!!!
舊 2004-04-09, 03:43 P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半瓶醋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