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轉檔一問?
瀏覽單個文章
雪云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4
文章: 426
打包:
- 所有的制作必须为AVI格式,而不是BIN/CUE格式(参见注释)
-必须用RAR打包,使用非压缩,分割成15MB或20MB的文件包
- 推荐加入恢复记录
- 必须有SFV文件
- 必须有NFO文件
- NFO文件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小组名
影片名
实际的DivX制作日期
DVD发行日期
美国影院公映日期
影片文件大小
帧频/宽高比
音频码率
视频码率
电影播放时间/长度
IMDB/adultdvdempire网址连接
每张CD上rar文件数量
制作方法


演职员表
- 最好提供影片的演职员表,但如果影片长度超过110分钟并要做在1CD(700M以内时,
可以考虑切掉演职员表部分。
- 不要求包含在AVI文件中
- 不要求包含在NFO文件中
- 但推荐象IMDB那样列出主要角色

影片样本:

- 要求提供
- 长度满一分钟(约10MB),并放入单独的SAMPLE目录中提供
- 必须从整部影片中切割得到
- 不允许对样本部分单独编码


修订版:(译注:PROPERS)
- 只有当原始制作存在技术缺陷(如IVTC错误,画面交错)时,才可以发行修订版。
- 修订那些没有被发行表或/及发行网站作废的制作时,必须提供有技术缺陷的原始制作
的样本。
- 只是进行了定性改进的修订版,或是基于制作者主观判断而决定的修订版不被接受。
(例如,采用几张CD,采用AC3还是MP3)。
- 即使是依照TDX规则的新规而做出的修订版也是被禁止的 (例如,有很多720x分辨率的老制作) - 采用原始影片语言并附加字幕的制作可以修订该影片任何语言的配音版制作。


目录命名:
- 目录长度不可超过64个字符 - 所有制作名都要包括影片发行年
- 不要在目录名字中标明制作方法(MM4/VM2/VBR/SBC等等),WS(宽银幕),DVD/DivX 发行日期,类别或其他任何东西。(这些只能写在NFO文件中)
-可以使用以下字符命名目录名(不可使用空格或双点 - 只能用单点或下划线):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
0123456789 . -_
- 无论年代,所有制作的目录,都应按照Movie.Name.Year.Source.Codec-Group的方式被命名,对影片本身的命名也应遵从同样的方式。如(Movie.Name.Year.Source.Codec-Group.avi,
Movie.Name.CD1.Year.Source.Codec-Group.avi)
- 多CD构成的制作应该遵从下列规则:
- 必须命名成CD1, CD2, CD3等。(不允许使用disc1等)
- 必须为每张CD提供一个SFV文件
- RAR文件必须被分割成2卷或更多卷的CD文件包。(难以忍受2CD的78个RAR文件用同一个名字)

[对规则的注释]
和来源有关的注释:
- 制作来源必须是DVD,毫无例外!
- DVD screener的制作必须在目录名中明确标出,同时nfo文件中要指出影片中是否存在电影公司的水印和制作有关的注释:
-最大视频码率应根据影片长度规则计算
- 应该选用影片的最宽银幕版本制作
- 允许采用多语言音轨
- 多语言音轨应该被交错编码进AVI文件中,并为每个音频流提供一个graphedit滤镜。
- 不应借口采用多音轨而将通常能够制作成1CD的电影制作成2CD
- 不能借口采用多音轨而重复制作(dupe)
- 不能借口采用多语言字幕而重复制作(dupe)
- 用AVI格式而不是BIN/CUE格式:
- 某些人先把分包文件刻盘,以后再在计算机上播放。然而,既然归根结底要在计算机上播放,也就没有必要用BIN/CUE方式打包。(译注:BIN/CUE格式保留刻盘的细节参数,能够保证完全复制,通常用于在家用DVD/VCD机上播放的格式,AVI文件则没有这个必要。)
- 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制作小组水印
- 不允许任何形式的的Intros,Outros,Betweenos以及其他对影片的损毁。
- 影片载体必须为AVI文件。由于种种缺陷及使用上的不便,OGG,OGM,MCF,Project
Theora,MP4等都不被接受,也许要等到明年才行!
舊 2004-01-22, 06:39 P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雪云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