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銀欣STRIDER系列ST50F 500W電源供應器簡介及測試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13112)

LSI狼 2008-08-31 03:34 PM

銀欣STRIDER系列ST50F 500W電源供應器簡介及測試
 
外盒正面,設計樸素,500W字樣相當明顯,以英文列出產品特點,不過關於保固方面卻未進行說明。


側面之一,列出此電源線組長度、提供的接頭種類以及數目列表。


側面之二,有包含中文的六國語言對特點作簡單說明。


側面之三,有本體尺寸及重量、輸出等詳盡規格說明。


包裝內容物,有電源本體、安規電源線、說明書以及固定螺絲。


後方散熱出風口,交流輸入插座及電源總開關設置於此,FULL RANGE表示採全域電壓輸入。


消光黑護網內的散熱風扇顏色是較少見的藍色,中央貼上銀欣的商標貼紙。


貼於電源側面外殼的輸出規格標籤,除標示輸出規格及安規認證外,並有禁止拆卸的警告標語。
貼紙上方還有三個長型的輔助散熱孔。


主要電源接頭,提供一組ATX 24P以及EPS12V 8P接頭,若主機板處理器電源4P插槽周圍空間不足時,需額外購置8P→4P轉接頭。


PCIE顯示卡電源接頭,由一組線路上分接出兩組PCIE 6P接頭,並有貼紙註明為PCIE顯卡專用。


週邊裝置電源接頭,兩組線路上提供6個大4P以及1個小4P,黑色大4P接頭並未有省力易拔設計。


SATA裝置電源接頭,兩組線路上提供6個直角刺破型接頭。


此款電源走樸實路線,所有線材均未以隔離網包覆處理,看起來稍為凌亂。

LSI狼 2008-08-31 03:35 PM

內部構造圖,採用全漢FSPXXX-60GLY系列結構,散熱片數目為三片,二次側整流元件使用大型散熱片並鎖固於外殼,相較之下APFC與一次側功率元件使用的散熱片則略顯單薄。


使用悅倫出品的D12SH-12 12V 0.3A油封軸承12公分散熱風扇。


交流輸入端EMI濾波電路,與左方的電源管理電路子板距離有點近,最好要加上隔離遮片。


600V 8A橋式整流器固定於散熱片上,協助散發熱量。


APFC與功率級一次側電路,直立的電路子板上為常見的CM6800G PFC/PWM整合控制器。


APFC輸出電容為Capxon 420uF 420V 85度電解電容。


圖中較大的為主要變壓器,負責主要輸出迴路,旁邊較小的是輔助電源電路變壓器。


二次側整流濾波電路,比較特別是二次側整流元件的散熱片利用螺絲鎖在外殼上,透過外殼協助散熱。


安裝於直立電路子板的PS223電源管理IC,提供電源管理以及輸出監控保護功能。


二次側及週邊電容同樣採用Capxon的105度電解電容。



接下來便是上機測試。

樣本系統硬體配備:
處理器:Intel Xeon S604 3.4G * 2
主機板:艾威DH800 Server board(875P + 6300ESB)
記憶體:創見1GB DDR400 TCCC * 2
顯示卡:ATI 9800XT 256M AGP
硬碟機:Seagate Cheetah 36G * 2、WD 80G * 2
其他:風扇8個(12公分5個、9公分1個、8公分2個),直流水冷幫浦1個。

測試配備:
SANWA PC5000數位電表,以PC-LINK軟體跟電腦連線紀錄電壓歷程。
IDRC CP-230多功能交流功率測量器,測試待測電源供應器交流輸入電壓(V)、電流(A)以及實功率(W),透過電壓及電流求出總功率(VA),並計算功率因數(PF)。
PROVA CM-01交直流勾表,測試樣本系統各路直流電流,求出耗用功率。

測試項目:
1.未開機前樣本系統待機交流輸入功率,此時樣本系統待命耗用功率為1.5W。
2.開機進入作業系統後五分鐘,量測樣本系統輸入交流功率以及從主機板測試點量測各路電壓數值,此時樣本系統各裝置耗用功率為187W。
3.以Everest Ultimate系統穩定性,勾選所有裝置測試,運行十分鐘,量測樣本系統最高交流輸入功率,並從主機板測試點量測各路電壓,紀錄各路電壓變化圖表,此時樣本系統各裝置耗用功率為295W。


以電表量測各路電壓及效率結果如下表:


3.3V電壓紀錄圖:


5V電壓紀錄圖:


週邊裝置12V電壓紀錄圖:


處理器12V電壓紀錄圖:



結論:
效率方面,雖無80PLU認證,不過在187W下輸出有81%的效率;在295W輸出下,效率上升至84%。
輸出水準方面,3.3V電壓幾無改變(變化1mV),測試中輸出平穩;5V電壓在測試開始時產生最高23mV變動,測試中有小幅跳動情形;週邊裝置12V於測試開始/停止時下降達66mV,處理器12V的最大降幅為128mV,兩者測試過程中都呈現電壓緩慢下降,並表現出上下震盪情形。
噪音方面,風扇轉速經內部溫控電路控制,隨電源內部溫度而改變轉速,電源負載提高後,可察覺到風扇聲音逐漸增大。
溫度方面,因轉換效率還不錯,所以在四次測試結束後,僅在靠近電路板的背面外殼處以及側面外殼散熱片固定螺絲處有感覺到明顯溫升外,其他部分外殼並無明顯溫升。


優點:
1.雖無80PLUS認證,不過在半載時仍有80%以上的效率。
2.各式接頭數目充足。

缺點:
1.線組未以隔離網包覆,略顯凌亂。
2.油封風扇需注意耐用性問題
3.輸出表現仍有改善空間。

報告完畢,謝謝收看。

Sioux 2008-08-31 04:32 PM

  又是全漢代工...奇怪油封幹嘛換別牌?悅倫七葉12扇 D12SH-12 2200RPM 88.0CFM 40dBA .

http://www.yateloon.com.tw/style/co...d=8511&id=38837
 
 
 

小壞蛋 2008-08-31 09:33 PM

1.2KW的別在龜啦 :flash: :flash: :flash: :flash: :flash:

LSI狼 2008-08-31 11:35 PM

引用:
作者小壞蛋
1.2KW的別在龜啦 :flash: :flash: :flash: :flash: :flash:


負載不夠高測起來沒爽度 :cry: :cry:

zohar 2008-09-01 12:51 AM

跟剛才那顆OCZ的根本是同一顆 :stupefy:
不知道價錢上差異多少?

uno 2008-09-22 11:39 AM

引用:
作者LSI狼
內部構造圖,採用全漢FSPXXX-60GLY系列結構,散熱片數目為三片,二次側整流元件使用大型散熱片並鎖固於外殼,相較之下APFC與一次側功率元件使用的散熱片則略顯單薄。
http://pic.xfastest.com/lsi/st50f/13.jpg

交流輸入端EMI濾波電路,與左方的電源管理電路子板距離有點近,最好要加上隔離遮片。
http://pic.xfastest.com/lsi/st50f/15.jpg

...

哇....真的耶
橋式跟MosFET那邊用那麼小塊散熱片
不知道會不會太勉強了些...

yymow 2008-09-22 04:40 PM

感謝狼大測試
所以之前益橫幫忙代工就沒摟~!!??
用料好像比之前那顆差一點

LSI狼 2008-09-23 01:04 AM

引用:
作者yymow
感謝狼大測試
所以之前益橫幫忙代工就沒摟~!!??
用料好像比之前那顆差一點


Enhance代工的那顆是Element系列,型號是ST50EF-Plus,與這顆是不同機種。

不才測試在此:
http://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758419

yymow 2008-09-23 10:55 AM

引用:
作者LSI狼
Enhance代工的那顆是Element系列,型號是ST50EF-Plus,與這顆是不同機種。

不才測試在此:
http://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758419

嗯嗯~小弟之前有拜讀過
原來型號只差一點點@@~昨天沒注意到~
大概差了幾百元吧~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05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