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音樂軟體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21)
- - 請問人耳真的聽的出WAV和MP3、WMA等有損壓縮格式音質上的差異嗎?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608758)
|
---|
請問人耳真的聽的出WAV和MP3、WMA等有損壓縮格式音質上的差異嗎?
最近我試著把一個WAV分別壓成
320kbps CBR的mp3和wma, 224kbps的MP2(VCD標準), 128kbps CBR的MP3, 結果我完全聽不出來差別它們和WAV的差別, 是我的耳朵不夠敏銳嗎? |
試試看更好的音響設備吧
用一般千元上下的耳機 應該就能聽出128K和192的差別了 |
我把一個CD轉成 1.. 128k 2.. 192k 3.. 320k MP3
另外 用 mp轉 最高音質(約900k)的 4.. WMA 最後使用EAC轉了完美音質的(1411k)的 5.. WAV 使用破破的 pm U5.1只能聽出1 2 3 的差距,並不會很誇張的差別, 4 5的差距更少 拿123 跟 45比當然有差 而使用破破的K340耳機,全部的差異仔細聽都能聽的出來, 1 2 3差距明顯, 4 5 的寬度也聽的出來 更別說拿123 跟 5來比,說誇張點根本就是天跟地的差別... 建議樓主po一下聆聽用的器材給大家參考囉 :D |
這個問題,要分三方面來談。
第一,當然是個人體質的差異。 不可否認的,每個人耳朵的敏銳度有差異,或是有的朋友聽力稍有受損,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這一點木已成舟,知道就好,不予討論。 第二,有心理上的因素。 如果你的心理,總是存有「反正也不會有什麼差別嘛」的這種想法。無論存有何種差異,你也都會聽而不見。這是一種心理上的盲點。這種盲點有時也會反映到視覺上,讓人視而不見。 第三,訓練的問題。 我個人少年時曾參予過愛樂社。我們陶醉在音樂中時,時時會試圖去想像、定位交響樂團各樂器的定位,大提琴在哪,小提琴在哪,長笛、雙簧管又在那個方向,好的音響,甚至能將它的空間定位,都能表達出來。 如果你有真正聽到過好的、乾淨的聲音,自然就能輕而易舉地分別得出,較差的聲音,缺少了哪些細節的部份、聲音是否太平板化,缺乏立體感、或是多了怎麼樣的背景雜音……等等。 這絕對是可以作得到的,只看你是否有心去嘗試。 |
品質好壞聽的出來的
題外話: 有些歌曲 隔些時候拿出來聽 總會驚喜的發現有些樂器都初沒聽出來 應該也能聽出吉他在前 敲擊在後的空間感吧 樓主何不找些交響樂 有7 -80隻樂器的曲目 然後把每隻樂器的聲音給聽出來 樂趣無窮阿 順便練練聽力 :) 還會聽到演奏者用腳打拍子的聲音 舔嘴唇的聲音 很有趣啊 |
請問人耳真的聽的出WAV和MP3、WMA等有損壓縮格式音質上的差異嗎?
********** 答案是肯定的...這是玩音響的基本功。就像你要有籃球基本動作 才會上場當球員。 不然的話就是湊熱鬧..趕流行滿足消費慾望....你並沒真正靜下來..聆聽過。 |
引用:
有原來的wave檔來比較,掛上耳機,128k很容易聽出來差別,除非檔案是MIDI音樂! |
拿個99元的喇叭就算神耳也不見的聽的出來
請po出你的器材 |
題外話,何不用VBR-可變位元速率來製作呢?個人覺得這種格式比較實用。
|
引用:
因為今天樓主是要拿來比較音質上的差異的 :jolin: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50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